地区版

观《觅非播舍之家》的感动与启迪

2020年初,记录影片《觅非播舍之家》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心灵的震撼与灵魂的触动。来自美国的斯蒂夫和来自中国的新玮是夫妻,他们原本有着优越的生活,但是因着上帝特别的呼召,他们将目光专注于一群特殊儿童身上,其中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孩子、脑瘫孩子、残疾孩子等等。他们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的一座荒山上开辟讲述一个家园,这个家园的名字叫觅非播舍之家,其寓意取自圣经中的一个故事。

以色列的大卫王将曾经陷害追杀他的先王扫罗家的唯一幸存的一个孩子接到家中,抚养他成人,并给予细心的照顾与关怀。这个孩子的名字就叫米非波设,寓表着饶恕,和解与爱。而这个家园就取自米非波设的谐音“觅非播舍”,其另一层含义就是寻找被世人遗弃,被人们漠视的残疾孩子,给他们以爱与呵护,让他们得到作为人的尊严感。这些孩子的残疾状况远远超过你们的想象,包括瘫痪,脑瘫,甚至是无法感知任何情感。就是这些在世人看来没有任何价值的孩子,他们遇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因为爱的缘故走到了一起,为的就是照顾这些无比软弱的孩子,而在他们心中,也始终坚信:这些孩子是上帝的孩子,他们跟其他人一样具有非凡的生命价值。而人们之所以觉得他们无用,不是孩子们的错,乃是因为世人没有一双发现美、满含爱的眼睛。

有一个青年基督徒来到这个大家庭,一开始他根本就不敢接触这些孩子,因为孩子们的伤痕让他隐隐作痛,甚至还有的孩子身体显露出来的丑陋让他感到恶心。他知道这是没有爱心的表现,他也在苦苦挣扎中,因为服侍这些孩子,仅凭爱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坚忍与毅力,更要有无所畏惧的信心。好在团契中的弟兄姐妹给了他鼓励与支持,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爱心义工,所以能够给予足够多的示范与指引。同时,他们也是从生疏到熟练,所以也曾亲身体会过这个青年人有过的挣扎与迷茫,所以他们懂他此时的心境,也知道怎样帮助眼前这个年轻人跨越界限的鸿沟,伸手拥抱这些孩童。他们也知道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他们等待着年轻人的成长与蜕变。而有一天,当青年可以接纳残疾孩子的时候,那不仅仅是他在拥抱残疾孩子,同时他知道残疾孩子也是给了自己拥抱。而他接受残疾孩子拥抱的同时,他也接纳了内心那个曾经挣扎,迷惘,且愧疚的自我。

这些残疾孩子让这个年轻人看见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与孩子的衣食无忧是完全不一样的,就算是普通人习以为常的行走、说话、甚至是呼吸,在有的孩子那里却是异常艰难。以前,给予这些孩子的可能只是一点点同情而已,而这点同情也是极其可怜的。今天,他可以近距离地抚摸这些孩子,且能给予他们最直接,最细心的照顾。他心中的那一抹同情与怜悯在具体的服侍孩子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与凝炼。而自己在面对这些孩子的时候,再也没有了莫名的愧疚,因为自己曾那么细致地照顾到孩子的每一个具体的生活细节,怜悯的心化作最实在,最具体的行动,自己已经与残疾孩子成为最好的知己朋友,因为爱而无愧,因为爱而无悔。

团契的组织者新玮大姐对他说:“你知道吗?不是孩子们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孩子们。你在服侍孩子们的同时,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救赎。”

新玮大姐的话令他久久不能安眠,是的,不是孩子们需要我,乃是我需要孩子们;也不是我在服侍孩子们,而是孩子们在服侍我。因为我给孩子们的是照顾与关心,而孩子们给予我的却是灵魂深处的触动与拯救。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残疾孩子身上,义工们可以感受到主耶稣就隐藏在孩子们的生命里,自己服侍的不仅仅是这些孩子,更是在服侍主耶稣。

这部电影在中美两国的二十多个城市进行巡回播放,曾让无数人感怀落泪,更是给人们带去了无限的信心与力量。有许多在软弱无助中的基督徒在其中找到了重新站起来的希望与能量,有许多在迷惘之中的青年人在影片中找到了可以继续前行的方向与标杆,也有许多非基督徒,虽然他们看了影片没有立即信靠主耶稣,但是他们却在其中看见了另一种形式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他们的心也在一点一点地接近圣爱与真理。

我得知“觅非播舍之家”的创始人、孩子们心中的天使妈妈新玮已经患乳腺癌去世了,十分痛心,但新玮却在最后的微博上告诉大家:“感谢上帝,他正在用癌症让我用另一种形式来侍奉他,亲近他,得着他。”这就是一位基督徒的生命观与死亡观,在她心中,癌症不是厄运,而是上帝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新式呼召。

新玮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我们知道她在天堂一定在为孩子们祈祷,在为“觅非播舍之家”祈祷,在为人间有大爱而祈祷。新玮走了,但是爱却在继续、在传承。因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近觅非播舍之家,走近孩子,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残疾孩子被照顾、被接纳、被关爱。新玮在人间播撒的一粒爱的种子,如今已经在“觅非播舍之家”结出许多丰硕的果实。我们相信爱的种子不死不灭,爱的果实永远香满人间。而这爱的种子也是福音的种子,会有更多人因着这福音的种子而归回上帝,这福音的果实必定会按着上帝的心意而硕果累累。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