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温柔的怜悯》影评:因“错爱”而生的家庭悲剧,可以避免吗?

温柔的怜悯
温柔的怜悯

《温柔的怜悯》这部电影疗愈而励志,男主人公是一个过气落魄的乡村歌手,婚姻破裂,事业一塌糊涂。他在得到女主人公真诚的关怀、温柔的怜悯后,振作起来,并与之重组家庭,重获幸福。 

电影中的女主人公透着一种坚韧的力量,内刚而外柔,这力量来自于那位施恩者上帝。 

在这里,我们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带着以下两个问题来探讨这部电影: 

1、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家长比较容易焦虑。焦虑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又应该怎么办? 

2、绝大多数父母都是爱孩子的,然而在一份调查中,显示却有很大比例的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在这爱的双方传递中,难道有什么错位的地方吗?这“错爱”又是如何形成的?最终可能会诱发怎样的结果呢? 

以上两个问题,电影里面都给了我们答案或者是方向,让我们得以看见出路。 

有界限,有选择 

电影一开始,在汽车旅馆酒醒后的男主人公,因身无分文无以支付住宿费,向女主人公请询,可否在她的旅馆里打工。 

面对这个赤贫、嗜酒的陌生男人,女主人公答应了,只是提出了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要求: 

“好吧,规矩是工作的时候,不许喝酒。” 

这里先跳过中间的故事情节,最终男主人公成功戒酒。在电影快要结束时,男主人公和前妻生的女儿问女主人公:爸爸戒酒成功了,是你让他戒的吗? 

女主人公说,不是。她说,“他在这工作时候,我告诉他工作时不能喝酒。”他甚至有时候还会出去喝几杯。 

也就意味着,女主人公没有在这件事情上过多地介入丈夫(二人成了家),而是给了他界限与选择:工作时不能喝酒。其它时间喝不喝,他自己把握。 

结果呢?“渐渐地他就滴酒不沾了。” 

相信她在教育孩子方面也一样,在她心里,她和对方彼此之间是有界限的,会给予对方选择的空间与自由。 

给对方选择的空间,乃基于对对方的信任;给对方选择的自由,乃基于对对方的尊重。 

她没有只盯着对方的缺点看,天天唠叨,天天提醒。如果我们不断重复一件事(包括说出来与思想),其实是在强化那件事,那么那件事发生的机率会提高很多。 

为什么有些父母天天催孩子动作快点,孩子依然不改变呢?因为他天天在孩子耳边重复:“你怎么总是这么慢,快点啊!”于是,孩子就真的慢了。 

语言的威力,语言的权柄,有多大?我们回想一下,上帝是用什么创造天地的呢?用语言。

单单只靠语言,能造就一个人,亦能毁掉一个人。 

“规矩是工作的时候,不许喝酒。”这句有界限有选择的话背后,充满了信任与尊重,而人只有在被信任、被尊重的前提下,才会从内心自发地、自愿地想要改变;在可以自由选择的空间下,才能激发潜能,并且负上自己的责任。唯有自己负责任,自己下决定,才算是长大成人,塑造起独立的人格。 

于是,一个新造的人,出来了。 

于是,男主人公,戒酒成功。 

那么,何以见得,她对待儿子也是如此呢? 

有一次,儿子告诉她,学校有同学在吸毒。她急躁地说,不许儿子碰毒品。儿子看见母亲发火,说:“我不想再待在你身边。” 

这个孩子懂得在冲突中作出自主式而不是被动式的选择。不想和母亲说话,他可以选择离开!即便他选择离开,他也相信母亲不会因此责备他,不会迁怒他,他有安全感! 

可以想象平日里,这位母亲对孩子的态度,是温和而平等的。孩子在平等的关系中,感受到了尊重,更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 

“投射”式的爱 

男主人公的女儿因为母亲(男主人公前妻)主观专横地、没有余地地反对自己与男友恋爱,而与男友私奔,最后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意外丧生。 

女儿的选择是被动式的选择,她的离开,不是在关系中离开,而是结束了一段关系。 

尽管母亲努力唱歌、赚钱,终于财富颇丰,把一切能给的都给了女儿。可是,女儿最需要的不是丰厚的物质生活,而是爱。她在专横的母亲身上得不到满足。 

自10岁父母离异后,母亲不许她和父亲见面。导致女儿从小就没有父亲在身边,父爱匮乏。 

女儿18岁找了一个30岁离过三次婚的男友,很有可能正是出于缺乏父爱,下意识中找一个年长的男性来弥补童年的缺失。可是母亲不允许她与这个男人来往,她对爱的欲求,再次失落,唯有:私奔。 

母亲爱她,自认为把一切都给了她,唯独没有把充分的爱给女儿。 

多么悲情而讽刺的事! 

一些父母把自己成长过程中缺失的东西给孩子,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孩子需要的。其实这是“投射”,是把自己曾有缺憾的人生,投射在孩子身上。这是从自我角度出发,是自己想当然的“爱”,这样的“爱”无法造就对方。 

电影中的女主人公则相反,她不是自己曾经缺什么,就给儿子什么,而是儿子缺什么,她给什么。而且,她补给的不只是外在物质的,更是儿子内在心灵所需要的。 

儿子多次询问母亲(女主人公),他的亲生父亲是怎么死的。 

实际上,女主人公也不知道自己的前夫是怎么死的。她并没有编一个谎言说他在战争中死得如何光荣,只是告诉孩子,他死的时候很年轻,也只是个孩子,是个好孩子,并且男孩一定会为自己的爸爸感到自豪。 

她暗示儿子也要做一个好孩子,至于父亲是怎么死的,已经不重要了。她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未来,并且能够为自己的爸爸感到自豪。这对于一个懵懂的男孩来说,是给他的内心世界注入了坚定的力量,一个强而有力的男性榜样。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 

要避免“投射”式的爱,父母需要怎么做呢? 

需要放下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了解对方的真实需要在哪里。如果是根据自己想给什么就给什么,那么当对方不想要的时候,自己往往会感到委屈,“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又或者理直气壮地认为,“我都是为了你好啊......”(言下之意:所以你必须听我的。) 

这都是从自我角度出发的“爱”,不是真爱。 

真爱乃是——看见对方的真实需要而给予,成全他,成就他。 

“真爱”与“错爱” 

何以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的前妻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女主人公经历了爱的体验,懂得把爱传递。 

她信靠神,终日等候神。她18岁成为寡妇,带着一岁的儿子,多么不容易。然而靠着上帝,她得以经营着一家汽车旅馆,独力抚养儿子。在这过程中,没人知道她经历过多少的无助与艰辛。 

编剧以练净的手法,在整个影片中省略不提女主人公的这些经历,只在她睡前祷告时,提了一下:求你以真理引导我,教导我,因为你是救我的神,我终日等候你。 

此时夜深,丈夫因心情不好开车外出,尚未归来,她心有牵挂,但依然平稳安静地等候,专心祈求。 

她体贴丈夫,因为她也曾经历无助,她待人温柔,怜悯有加,因为一直得蒙上帝温柔的怜悯。她把领受到的,流淌了出来。 

这种内在平静安稳的力量折射出来的是,温柔的光芒。她不焦虑,因为她常常交托,终日等候神。 

而当我们心怀担心,无以交托时,心里就像被火灼烧成“焦”,随之焦虑泛滥成灾。这就是现今社会焦虑蔓延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焦虑产生的第二个原因是:我想把控更多的事,我也自认为自己是最爱孩子的,忘记了比自己更爱孩子的那一位,祂更懂你的孩子,祂也是你孩子生命的主。 

焦虑产生的第三个原因是:不从自己身上反省,过多地加持要求在他人身上。 

在所有的关系里面,最终都是关乎自己个体生命的成长。生命带出生命,生命造就生命。 

一个充满爱与温柔、尊重与理解的母亲,虽然在孩子一岁时丈夫去世,但孕育出一个心灵健康的儿子,重整了一个家。 

另一个专横、不愿饶恕、心怀埋怨、外在富有但心灵贫乏的母亲,纵然爱女儿,却无法满足女儿的爱,最终无意中把女儿推向了死亡。 

但愿这样的“错爱”,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少一些,再少一些。 

愿我们行走在真爱中,让错爱的悲剧不再上演。

阅读原文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