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炸鱼薯条是如何成为英国国菜,其中又有哪些故事?

前段时间,网络媒体流传着这么一条消息,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导致英国“国菜”——炸鱼薯条的店铺遭遇断供危机,已经遭遇一轮倒闭潮。

这些消息是否存在夸大尚不可知,但却让英国国菜“炸鱼薯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意大利、法国等美食大国比起来,英国在饮食文化上可谓是乏善可陈,能够让人知晓的,也不过是“炸鱼薯条”这道菜肴。但这道微不足道的菜却与英国历史息息相关,上演了不少传奇故事。

英国人开始大量吃鱼,跟他们的信仰习俗有着密切关系。在中世纪时,英国人无论是否虔诚,都是天主教会的一份子。而根据教规,在每周五与四旬斋都要纪念耶稣受难,因此不可吃肉。而鱼肉却不在此禁令当中,于是直到今天,很多英国人仍有在周五不吃肉,而吃鱼的习惯。这是鱼类成为英国人主要食物的重要因素。

而在17世纪时,比利时人发明了炸薯条,并很快传遍了欧洲各地,由此进入了英国。狄更斯的《双城记》就提到了这种食物,“将薯条入油、充分炸透。”需要指出的是,英国的薯条与我们熟知的美式薯条有所不同。它们的体型短粗厚,而不是长条形。

到了19世纪时,炸鱼与薯条两种食物开始被人结合起来食用了,据说还是犹太人商人的发明。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写到:“在那脏乱的店里出售的是,许多大小和图案各异的丝质手帕,尽管Fled店很小,它依旧囊括了理发店、咖啡店、啤酒店和炸鱼薯条店。”可见炸鱼薯条店在当时的伦敦已经十分盛行。

炸鱼薯条之所以在英国流行,这与当时的工业革命息息相关。离开农村的工人来到城市工厂工作,为了满足资本家的工作要求,他们养成了在外饮食的习惯。而炸鱼薯条制作方便,价格低廉又能满足高强度(每天14小时)工作所需的热量,因此很快就得到工人们的喜爱。在工业革命时代,经常能看到工人成群结队在路边吃炸鱼薯条的场景。

不过当时商家为了省事,就用《泰晤士报》等作为包装,这既满足了食欲,又让人们得以读报,可谓一举两得。只是这种包装明显对人体的健康有害,现在炸鱼薯条早已不用这种包装了。可以说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人的饮食文化,而工人们也通过食用炸鱼薯条,得以应对工作的需要,让英国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而在二战时期,德军的潜艇狼群战术,让英国物资供应紧张。唯有土豆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因此成了战时人们的主要口粮。而为了保证鱼类供应,英国专门组建水雷部队,清除德军的水雷网,从而保障了渔业捕捞的安全。因此在战时,炸鱼薯条成了英国人能够稳定获取的食物,伴随他们度过了艰难岁月。从工业革命到二次大战,炸鱼薯条都是广大英国平民的最佳伴侣,因此称其为“英国国菜”是实至名归的。

而在战后,因为领海争端,为了获取渔业资源,英国居然与冰岛打了三次“鳕鱼战争”。尽管这场战争雷声大、雨点小,双方伤亡都可忽略不计。但英国人不惜向冰岛宣战,也反映了其对渔业资源的重视,因为他们已经离不开炸鱼薯条这道国菜了。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