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一道异域美食背后的传奇故事

这十几年东南亚风味的餐厅在中国沿海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开张,丰富了国人的饮食文化。而在众多中华美食与南洋香料完美融合的美食当中,“娘惹菜”颇具代表性

娘惹菜的酱料使用十种以上香料调制而成,有甜酸、辛香、微辣等多种风味,口味较为浓重。叻沙面线、亚叁香辣鱼、亚叁猪肉大树菠萝焦糖炖蛋以及娘惹糕等都是娘惹菜的代表。

这种美食的形成,是与海上丝绸之路所带来的福建人、广东人(主要是潮汕地区)下南洋息息相关的。那么他们又有哪些传奇故事呢?

当时移民南洋的国人,基本以男性为主,为了工作、生活的需求,都会迎娶当地各族的女孩作为妻子。而他们所生的混血孩子,男的称为“峇峇” [ bā bā ],而女的则为“娘惹”(一般认为第三代才算,也要注意跟纯种的华侨相区分)。人们于是把这些土生华人称作“峇峇娘惹”,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族群以及文化。他们主要分布于今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印尼的一些地方。

峇峇娘惹虽然是混血华人,可他们却非常好地保留了传统文化,所使用的“峇峇语”就是一种闽南语为主,并混合当地方言的混合语言。在习俗上,峇峇娘惹仍会在过春节时,都会贴春联,结婚典礼上也都会以“囍”字作为装饰。家居陈设上,也能看到不少中式家具。娘惹菜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成为一种融合中外美食文化的菜系。

而到了近代时期,随着英国人的到来,他们开始接受了西方文明的熏陶。其中不少人进入教会学校就读,学习了当时先进的科技文化,并成为基督徒。如同印尼一样,当地居民对华人在文化上存在排斥(尤其是独立后),因此接受福音成为土生华人保留传统文化一种不错的选择。因此基督徒人数不断上升,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马来西亚75%的华人,都成为基督徒。因而现代的峇峇娘惹文化,其实是中、西、巫三种文化融合的产物。

峇峇娘惹对于当地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像陈笃生、章芳林、陈若锦、佘连城、林文庆、宋旺相等。到了现代新加坡,林有福、李光耀、杜进才、吴庆瑞、林金山、黄金辉、陈庆炎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少峇峇娘惹更是心系祖国命运,比如华人领袖林文庆就主张“海峡华人改革运动”,推崇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孝义等传统价值观,即是一例。而林文庆后来更是回到中国,担任厦门大学的校长,他在厦大长达16年。为支持学校发展,将他为人诊病所得、全年薪金以及夫人的私房钱献给学校。

娘惹菜所体现的峇峇娘惹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福建人下南洋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产物。她体现了海纳百川,多元融合的特点,为中华文化的分支,人类文明共同的产业。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