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巴珊山夜话(69)不可以貌取人

我们常说“不可以貌取人”。以貌取人,这句成语出自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据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汉语成语词典》解释,就是“以外貌作为衡量人的标准”。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人说“以貌取人很公平”,言之凿凿,似乎是有道理,其实很片面。人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等外在重要,但是如果就以外貌来看待人,那会出现谬误、偏差。

《圣经》撒母耳记上16章6节记载撒母耳为以色列民选王,“他们来的时候,撒母耳看见以利押,就心里说,耶和华的受膏者必定在他面前”。在撒母耳的潜意识中,取代扫罗的受膏者,一定要具备前任(扫罗)那样的健壮与俊美,所以身材高大的以利押才一出现,他便本能地做出判断,这就是耶和华的受膏者。好在耶和华上帝对撒母耳说:“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母耳记上16章7节)耶和华及时纠正了撒母耳的看法,使他放弃了看外貌的成见,学会了看内心的方法,拣选了大卫,否则就会酿成大错。大卫的外在条件要逊于扫罗,但有一点他却超越扫罗,就是他是合神心意的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神的国度需要合神心意的人,而非拥有华美外在条件的人。(参见马太福音5章3至12节) 

教会在选择同工、牧长或者其他负责人的时候,也必须采用此原则。 人是看外貌,上帝是看内心,这是神鉴察人的原则。上帝要撒母耳所拣选的王时看重其里面是否真实的顺服。人是看事奉的工作、热心或成绩,上帝却是看事奉是否“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罗马书11章36节)因此,不是大卫的内心更好,所以上帝拣选了他;而是出于上帝的本意拣选了他,所以才为他重新造清洁的心,“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参撒母耳记上13章14节)他拒绝戴头盔,穿铠甲,只带着杖和五块光滑的石子以及一个甩石的机弦出去。那块瞄准的石子一发出,射进了巨人的额里,那巨人就倒下来了,那一天,大卫便显为是未来的以色列君王。扫罗高大俊美、相貌堂堂,撒母耳可能想找一个像他这样的人作下任的君王,但是上帝告诉他,不要单单以貌取人。

以貌取人往往会忽略了有潜质的人材,这些人可能没有令人羡慕的仪表。外貌并不显明于人的实质和内涵,比如三国时期的蜀中名士张松,为益州牧刘璋的部下。据史书记载,张松生相丑陋,额头尖、鼻偃齿露,身材矮短不满五尺,言语则有若铜钟,难以入耳。有着这么多缺点的张松之所以能成为刘璋的别驾(好像现在的纪检委秘书),全靠其出众的才识和过目不忘的本领,再加上他头脑灵活,极有辩才,才被刘璋青睐。然而当他去见曹操的时候,由于他平日为人素来不拘小节,自恃才干而放荡不羁,对曹操表现得不够尊敬,再加上他个头矮小、相貌丑陋,曹操极为厌恶,礼貌性地问候了两句,还没等张松透露真实来意,就直接将其赶出府外。《资治通鉴》对此评价道:“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可以说,曹操作为一代枭雄,通过挟天子以令天下,消灭诸侯无数,可谓有着冠绝世人的知人之明。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却将一位奇才和有韬略的人拒之门外,使得张松与刘备暗中相通,坐失良机。

我们的上帝是以信心与品德看待人,而不以外貌判断人。也因为只有祂能看透人的内心,所以,只有祂能对人有精确无误的判断。许多人注重和专心于修饰仪容、外貌打扮,这只是表象,应当花更多的时间改进内在的性格、培养德行。尽管人人都能看到你的外貌,但是上帝才知道你内心究竟是怎样的,比如旧约记载的押沙龙,“以色列全地之中,无人像押沙龙那样俊美,得人的称赞,从脚底到头顶毫无瑕疵。”(撒母耳记下14章25节)押沙龙的外貌堪称美男子,而且全以色列国第一,美到什么程度?“从头到脚毫无瑕疵”,可是他怎么样?造反了,搅得他的父王大卫和举国动乱。外貌美,固然好,但是不能以貌取人。

还有一种常出现的以貌取人,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那就是传道人以貌取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看人下菜碟”,对教会的老、弱、病、残、困等肢体不够尊重,或看人衣着打扮、看奉献多少钱、看是否有实力和权利,不能一碗水端平;二是把会众,特别是那些老年人、没有神学理论基础的肢体,看成是芸芸众生,讲道不分对象、不分需求,不分别喂养群羊,千篇一律,就神学讲神学,就经文讲经文,枯燥无味,听道者无法领受,不受欢迎,不能荣神益人。

在我们的教会中,有没有平信徒、没有读过神学的、还是“不起眼儿”的老年信徒对信仰和《圣经》的理解、对上帝真道能够在平凡中融会贯通、甚至他们的见解不亚于某些专职传道人的?大有人在,这是圣灵充满,是上帝所给的恩赐。如果以貌取人来看草根信徒,那就大错特错了,那么,我们的教会有没有看着很敬虔、“属灵”,甚至是有职分、有圣职、在教会中有“地位”的道貌岸然的人拉帮结派、野心勃勃,暗中给同工“下绊子”的“米利暗”(参见民数记12章1节、10节)、“丢特腓”式的人?(参见约翰三书 1章9节)是有的。所以,不要看表面现象,要透过现象看实质。我们看人、看事、做人、做事,“听其言观其行”,真正要追求的是讨上帝喜悦的圣洁内心,而不是受世人称赞的敬虔外貌。

我们必须切记:不要以貌取人,包括警惕那些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的人。倘若没有清洁的内心,无论外貌怎么受人欢迎,都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以貌取人会使我们失去信徒应有的属灵智慧,我们要反思有没有以貌取人呢?透过今天学习圣经里面的圣言、圣训,我们学会了从神的眼光来看人吗?

愿赐平安的主随时随处亲自赐给我们平安和内心的圣洁,愿主常与我们众人同在!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