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十一奉献,竟然成了“烫手山芋”

“牧师,你们教会的十一奉献做的怎么样?”

“大家要是都能做十一奉献,我们的建堂事工就不至于这么难,早就能顺利完工了。据我所知,有的牧者都做不到十一奉献。”

这是笔者在走访一间教会时,跟一位牧者随意聊到的一个话题;而这位牧者的回答,引起了我对“十一奉献”这一话题的关注。在随后的各地教会走访中,我惊讶地发现,“十一奉献”在不少教会中竟成为了“烫手的山芋”!

“我们教会不提十一奉献,担心给信徒不信主的家人造成误解。”一位基层教会的年轻负责人如此说道。这间教会的同工基本是义工,仅有一位老牧者每月有几百元的补助。这位读过四年全日制神学的年轻负责人,还是所在区的三自爱国会负责人。她每月从爱国会领取一千多元的补助,这个钱是政府给予的。

一位乡镇教会的老牧者曾试图唤醒信徒们的奉献心志,他在讲台上直言不讳地宣讲信徒要懂得奉献。然而,令人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会众竟然把他从讲台上赶了下去。这位老牧者所在地区的教会,在创立初期经常给前来聚会的人分发食物,因此当地形成了“吃教”的现象——教会(牧者)就是要给予,信徒就是要得到。这种现象可谓根深蒂固,想要翻转非一朝一夕的努力可以达成。

针对“奉献”难讲这一问题,一位地级市三自爱国会主席采取了委婉的方式来处理。他认为,直接提奉献不符合中国人的特点。这位牧师在所负责的教会中不讲奉献,而是把教会的具体情况跟信徒们分享,引导大家参与其中。如此,效果还不错。在这座较富裕的南方城市中,教会中的全职同工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即便如此,这位牧师假想,如果信徒们都能做十一奉献,那么教会可以用“富丽堂皇”来形容了。

虽然艰难,但已经有教会成功把这“烫手的山芋”转化为教会的祝福了。东北一座五线城市的一位牧者说,他们教会的信徒热心奉献,虽然不能保证信徒们都做十一奉献,但教会的十多位同工都坚持做十一奉献。

该牧者坦言,转变的过程并不容易。转变首先从这位主任牧师开始。这位牧师在神学院读书时,一位老师关于奉献的分享翻转了她的奉献观,使她意识到,奉献原来是如此蒙福的事情。神学毕业后,凡她牧养过的教会,都热心于奉献。

这位牧师跟笔者分享了起初推动十一奉献时遇到的艰难,有的如今看来还蛮有意思的。

“牧师,我舍不得啊——”一位教会同工说道。

在牧师的鼓励下,这位同工迈出了第一步,并走上了得胜之路。

“牧师,我的钱不够花啊——”一位信徒有些无奈地说道。

“你先拿出十分之一放我这儿,不够花了再来取。”牧师这样鼓励信徒。

“牧师,我还欠债啊——”又有一位信徒提出了不能奉献的理由。

“你不奉献,那你不欠的更多啊。”牧师如此回复。

……

当信徒们的奉献观翻转了、热心奉献时,这间教会呈现了复兴的状态:教会白手起家建起几百万元的教堂,完工时竟没有欠债、而且还有盈余;信徒们将自家的农产品、家禽奉献到教会,教会举行爱宴时的食材不愁;即便因新冠疫情教会长期暂停实地聚会,教会十多位同工的工资(补助)一直没有缺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