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巴珊山夜话(71)敬畏生命 恒久知足

清晨祷告、读经之后,收听了由著名的配音演员丁建华朗诵的基督徒伊丽莎白·勃朗宁夫人的《爱人,我亲爱的人,是你把我》:“当你来到我跟前,人世以舍我远去,而一心仰望上帝的我,却获得了你!”

我在想:我的生命是父母所养、上帝所赐,我也获得了你——我的上帝!我知足!

年近七旬,深感来日苦短。每日清晨醒来,必感谢所赐美好安排。身在熙熙攘攘尘世,我们匆匆追寻求索。总想有求必应、万事如意,岂不知功名利禄如同梦幻,可以追求那些虚空,却常常错过了恩典和温暖,应该是“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而且是恒久知足。

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海伦·凯勒说:“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

是啊,纵使所有的都给了一个人,一颗充满贪欲的心也沟壑难平,世人行动实系幻影:他们忙乱,真是枉然;积蓄财宝,不知将来有谁收取。纵使这当下境遇荒芜杂乱、急功近利,一个手洁心清的灵命却依然可以寻得所赐的水,在他里头成为泉源,永不饥渴、直涌到永生。

也许富人什么都不缺,却也是有其忧虑和难处;穷人生活虽是拮据,却是“穷乐呵”,简约、简易。其实能让人真正喜乐和安静的往往不单单是物质的丰厚,而是心灵的归宿、简单、安静,使心里渴慕的人得以知足,使心里饥饿的人得饱美物。

一位癌症晚期的基督徒,并没有丧失信心,每天都在祈祷和感恩中度过,他看着世界真好、活着真好,别无所求,因为他深知自己的生命不是无缘无故而来,是掌握在上帝的手中,应该敬畏生命,他对现状知足。任何生命都不属于自己,我们来到这世间都有美意和安排。他得癌症的初期,在病痛和折磨中和上帝祈求:再能够活二年就知足、就“够本”;但是二十年过去了,他依然健康的活着,他很喜乐、很感恩。

我们可以是凡夫俗子,但我们不要俗气、庸俗。我们也难免经历世事多艰、遭遇各种环境和难处、困境甚至是恶境,不如意十有八九,谁也都会有郁闷于心的时候,谁都会有难以自拔的困惑,即使如此,我们也要不忘初心、持守信仰、敬畏生命、珍惜当下。既然我们无法左右命运,那就要顺服、敬虔,一切交给我们的真神,也只有如此。因为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

余生要学会清理自己的内心空间和多余的“APP”、“垃圾”,摒弃拥挤,删繁就简,与其鸡毛蒜皮小事耿耿于怀、纠结不安,不如仔细数算:人生还有多久,何必于己于人过不去。我们要珍惜,包括珍惜我们身边的人。知足常乐、知足得恩惠、知足得福分。生命中要活出自己所信的,所渴慕的、所求索的,因我们是在这世界寄居的、客旅的,也是暂短的。该忘记的就忘记,该看淡的就看淡,该抛弃的就抛弃。知足喜乐、知足心静,慢慢卸下自己的包袱,交托出去,渐渐放松自己的心情,可以傻一点、可以“迟钝”一点,也可以健忘一点,在基督的怀抱中得安静、得安慰、得慈爱。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知足喜乐就有真平安,从从容容才是福,少浪费时间为小事去纠结计较,要知道烈日一出,热风一吹,草木枯干,花朵凋谢,所有的美就消失了。同样,富有的人在事业上孜孜经营,也会消失。人啊,精力不要放在那虚空的追求上,把精力用在那些真正有生命、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上,哪怕就是非常小的、不起眼儿的、看着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做到“八有”:有信仰、有寄托、有朋友、有智慧、有爱人之心、有事情做、有平安、有健康。

敬畏生命,恒久知足。知足不是不求上进,而是实事求是的追求。岁月再短,这日子也是自己的,要珍惜,要活的有质量,不能浑浑噩噩。自己要学会知足、有爱心。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这样才能活得更加幸福通透。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尽力谦卑、恭敬、虔诚,努力去做好自己,欲望少一点、攀比少一点、挑剔少一点、矫情少一点、纷争少一点,中和、中庸,信德、信而得义,心态平和,所失所得,一笑而过。

这世界需要爱,人人都渴望爱。慈爱比生命更好,我们的嘴唇要颂赞这看是好的世界。余生,得着智慧的,爱惜生命;保守聪明的,必得好处。且以轻省行走人生路,以一颗安静的心生出喜乐,以一颗简单的心去除烦忧,不为过度的世俗所扰,不为过度的荣辱所辖,不为充满“铜臭味”的名利所困,纷纷扰扰随风过,使我们脚下的地步宽阔;芸芸众生我有信,我们的脚未曾滑跌,无欲无争、无悔人生。

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携一份坦然、带几分悠然,看世人的年日如草一样,他发旺如野地的花;听良人的声音温柔温暖,如鸽子带来好消息。爱上帝、爱世人、爱自然,爱上帝创造的,一切都有他的美意。心中有信念,心中有感恩,才生清欢,才能在这四季轮回中,好好感受这真美景、真平安。

人,转瞬从蹒跚学步到步履蹒跚,幼年到老年好像在眼前。我常常想起我自己1969年16岁的时候,上山下乡当知青,转眼我已经快成古稀之年的老人了。时光就是在这样不知不觉中消耗掉的、度过的。时过境迁,内心虔诚、敬畏上帝、知足喜乐。我们都要活好当下,珍爱生命、珍惜拥有、珍惜恩典,只愿内心有盼望,一生平安尽欢;一生从容自在,不求财宝求真理、健康平安。

愿赐平安的主,随时随事亲自赐给我们平安,愿主常与我们众人同在,阿们!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