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阅读《基督教史(上卷)》(6)不断分化的东西方教会

《基督教史》中文版
《基督教史》中文版

当教会得到了罗马帝国的接纳和认可后,教会的发展与国家的掌权者就产生了密切的关联。随着东西罗马帝国不同的走向,两地的教会也呈现了不同的面貌,二者之间的分歧逐渐变大,最终走向了分裂。 

本次我要分享的内容是冈萨雷斯《基督教史(上卷)》的27、28章,主要讲解了东西方教会在分裂前期的各自情况。 

这段期间,西罗马帝国不断遭遇汪达尔人、勃艮第人、法兰克人、西哥特人等蛮族的入侵,最终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面对摇摇欲坠的国家,西罗马帝国的皇帝无力应对外来的入侵,此时,教会的主教站了出来,有效地阻止了战争,保护了人民。 

比如,公元452年,阿提拉带领匈奴人入侵了意大利,他们攻陷并洗劫了阿奎利亚,接下来就计划进攻罗马。西罗马帝国的皇帝软弱无能,东罗马帝国又不愿出手相助,此时,大利奥主教会晤了阿提拉,促使阿提拉不进攻罗马,而是撤回了北方。在战乱中,教宗还组织改善城市的卫生情况、埋葬死人、为挨饿的人提供食物。 

因着在患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主教在权利上急剧膨胀,并且由此形成了西方教会的教宗制度。他们认为,耶稣令彼得和他的继任者成为教会建基的磐石,因此,罗马的主教——彼得的直接继任者——是教会的“头”。除了在教会中的权利,有的教宗还成为罗马及周边地区的实际统治者,这片地区很快就被称为“圣彼得的教产”。 

除了教宗制度,西方教会这一时期还形成了修道院制度,其中本笃修院制度影响巨大。本笃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为修道院制定的《会规》,这一《会规》决定了未来几百年修道主义的形式。《会规》拥有严格的修道戒律,却不过分严厉;它并不是为了受人尊敬的圣徒而写,而是为难免犯错的人所写。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存在了一千年。与西罗马帝国的教宗拥有了强大的政治权力不同的是,拜占庭帝国的独裁皇帝牢牢控制着教会领袖,这就导致了世俗权力干涉教会事务,尤其是神学争论。 

在中世纪早期,神学争论成为东方基督教的标志之一。这一阶段争论集中在基督论上。为了解决争论,继第一次尼西亚大公会议和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后,又召开了卡尔西顿大公会议、以弗所大公会议等。其中,有的会议并不只是教会内的神学之争,而是掺杂难以解决的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有的靠拉拢皇帝的方法取胜,甚至产生了私自开会的“强盗会议”。 

除了教义的争论,东方教会还产生了圣象之争。反对圣象的一方可能有以下原因:担心基督徒陷入偶像崇拜,跟穆斯林强烈反对一切偶像的教义有关,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想要藉此打压修士的权力;支持一方认为,如果耶稣是真实的人,我们可以在他里面看见上帝,那我们为什么要反对表现上帝的圣象?而且,对于一些文化层次低的信徒,圣象是他们了解信仰的有力途径。最终,大多数基督徒同意在教会中使用圣象,只是对圣象献上有限的崇敬。

注:作者系江苏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