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这座克里米亚的小城,为何曾经改变了欧洲历史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黑海之滨的克里米亚成为了国际热点。而在这个美丽半岛的东南方,坐落着一座人口不足十万的小城费奥多西亚,而她曾在中世纪时,间接地改变了欧洲历史。

公元前六世纪时,来自希腊米利都的殖民者远航到黑海东北部,在此建立了迪奥多西亚这座小城。这里土地肥沃,农牧业发达,迅速成为爱琴海等地的粮仓之一。此外,古希腊人还通过当地原住民斯基泰人做生意,把橄榄油、武器等东西卖给他们,从而赚得盆满钵满,也让迪奥多西亚日益繁荣。

公元前四世纪,随着希腊人建立的博斯普鲁斯王国崛起,迪奥多西亚成为其一部分。到公元前一世纪时,随着斯基泰人与本都人的入侵,博斯普鲁斯王国逐渐衰弱,迪奥多西亚也纳入了本都王国。

此后的上千年里,迪奥多西亚分别被罗马帝国、哥特人、匈人、可萨人、拜占庭帝国以及钦察汗国占领。但由于种种原因,到13世纪初的时候,这里已经沦为默默无闻的小村庄。

善于经商的热那亚人,为了拓展在黑海的贸易,从钦察汗国手中购买了这块土地,并于1266年建立新城卡法。热那亚商人在此从事粮食、橄榄油、金属以及武器的贸易,但在当时最为值钱的当属奴隶。

他们从钦察汗国的统治者蒙古贵族那里,购买了斯拉夫人、格鲁吉亚人以及突厥人等奴隶,将其卖给西亚、北非的穆斯林领主。而这些白奴有的生活悲惨,而有的成为骁勇的战士,比如埃及的精锐马穆鲁克骑兵就是由这些奴隶组成的。卡法也因着奴隶贸易,而再度繁荣起来。

可随着奴隶贸易的迅速发展,导致钦察汗国的人口锐减,于是对卡法采取了军事行动。1347年,扎尼别汗兵临卡法城下,可热那亚人凭着坚固的城池顽强抵抗,蒙古军队包围了两年一无所获。加上鼠疫在军中爆发,于是扎尼别汗在撤退前,就把患者的尸体用投石机抛入卡法城,结果导致城内瘟疫爆发,蒙古人靠着生物武器收到了其奇效。

可一场悲剧就此发生,虽然战争双方妥协了,可热那亚人没想到,鼠疫病毒竟然跟着热那亚商船来到欧洲,由此引发了中世纪后期恐怖的黑死病。2500万欧洲人因此死亡,深刻地改变了历史。

卡法在此后一百朵年里,仍保持了繁荣。可到了奥斯曼帝国崛起后,这样的好日子就结束了。1475年,穆罕默德二世远征克里米亚,在炮火的威慑下,卡法的军民选择了投降,这座城市也成为奥斯曼近卫军最北方的基地。

不过由于热那亚人善于经商,土耳其人仍准许在此他们做生意,以促进帝国的繁荣。而当地优质的木材,成为奥斯曼海军战舰材料的首选。不过由于卡法一直从事奴隶贸易,引起了乌克兰草原各族的不满。于是在1615年,骁勇的哥萨克人攻占了卡法,将其夷为平地。

此后奥斯曼帝国又重建了此城,但随着沙皇俄国的崛起,这里成了俄土两国争端的地区,加上新航路的开辟,卡法的商业就此一落千丈。1783年,名将波将金征服整个克里米亚,卡法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人,将卡法重新改回了原来的名字,叫费奥多西亚(迪奥多西亚的俄语发音)。目前这座城市已不再是繁荣的奴隶之城,而是一座宁静美丽的海滨小城。

费奥多西亚仍有一些古迹留存,因而也是一处旅游胜地。人们仍可看到当年热那亚人留下的古城遗址以及军事要塞。而小城最著名的建筑是圣萨尔基斯教堂(或称圣谢尔盖教堂),她建于1330年,外墙和内部墙壁上装饰着带有十字浮雕的内嵌板,用跨石装饰。不少石头上都雕刻着文字,讲述几百年来,这座教堂信徒的荣美见证,这是圣萨尔基斯教堂的重要特点。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