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第508期

专题:回望长安——西安基督教史话钩沉


十三朝古都西安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基督福音最早传入中国的地区之一。在1300多年历史上,关中大地上出现了不少与基督教会相关的遗迹与故事,见证了一段传奇历史。在此小编将千年来西安与教会相关的文物、历史整理出来,以飨读者,品味教会文化的魅力。

西安的通远镇为何曾被誉为“东方小罗马”

位于西安市高陵区的通远镇,在民国时期曾被誉为“东方小罗马”,而且在当时只要标注“中国通远坊”,世界各地的信件都能送达。那么这个并不起眼的小地方,为何能有这样的神奇呢?

英国浸礼会在西安的两座中西合璧教堂

基督教中国化是当前中国教会的热点之一,而中式教堂建筑就是中国化最突出的外在表现。早在近代时期,一些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传教士,就重视中式教堂的建设,以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而在十三朝古都西安,来自英国的浸礼会就建造了两座中式教堂。

《李素墓志》揭示了唐代景教徒担任司天台的故事

对于中国历史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在明末清初时,有不少耶稣会士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科学知识,促进了中国的进步。而在天文方面,汤若望等人更是做出了巨大贡献,清朝的钦天监也长期由这些传教士负责。

中西合璧的西安五星街教堂

古城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享誉世界的历史名城,城内拥有众多的古迹以及无数的珍贵文物。而在西安的五星街,坐落着一座拥有三百多年历史,中西合璧的教堂。这就是无数游客来到西安打卡的主要景点——圣方济各教堂。

他是最早把景教碑传播到西方的人

尼阁在西安期间,还见证了一件传奇,那就是《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出土。金尼阁有幸成为最早看到景教碑的人之一。他对石碑进行了深入研究,考订了李之藻的注释,并将碑文译成拉丁文,这是景教碑的第一个西方文字译本。他的译本由罗雅谷带回欧洲,从而让景教碑声名鹊起。

《米继芬墓志》揭示了一位景教徒的生平

1955年,在西安市西郊三桥出土了一块墓志铭,盖题“大唐故米府君墓志铭”,志题“大唐左神策军故散副将游骑将军守左武卫大将军同正兼试太常卿上柱国京兆米府君墓志铭并序”。这块墓志铭,揭示了一段中亚粟特人来华的历史……

这件国宝级文物差点被外国人偷运出国,幸好被及时制止

中国近代时期,由于国家积贫积弱,加上当时国人普遍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因而导致不少国宝被来自外国的学者、商人购买甚至盗窃出境。还有一块被称为世界四大碑刻之一的国宝级文物差点被人偷运出国,她就是见证基督信仰在华传播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那么景教碑遇到了哪些惊险经历呢?

现存最早景教建筑遗迹——周至大秦寺塔

在中国西安周至县城东南20公里的终南山北麓,坐落着一座修建于唐代的古塔,她是大秦寺遗址的一部分。而这座名为寺的建筑,却是一座古老的教堂。如今大秦寺古塔屹立于黄土高原上,向世人述说着唐代景教传教士的佳美脚踪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美好往事。

明清时期基督徒故事——近代中国机械工程学先驱王徵小传

熟悉近代史的人都清楚,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屡遭列强入侵与科技落后有很大关系。可鲜为人知的是,早在明末就有一位中国科学家,积极引入西方力学与机械知识,让中国的科技水平跟上世界的步伐。

一件与基督教相关的国宝级文物

在西安碑林珍藏着一块国宝级的石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她与埃及罗塞塔石碑、约旦的摩押石碑、墨西哥的阿兹特克授时碑刻并称世界四大石碑。这块石碑见证了基督教会在华最早的传播历史,她建于公元781年(唐建中二年),由景教教士伊斯(就是《长安十二时辰》中的跑酷王子原型)在大秦寺所建。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拓片的故事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高279公分,宽99公分,共1780个汉字和数十字叙利亚文,碑顶刻有莲花与十字架,碑原立唐长安大秦寺,何时埋没无记载,却是基督教来华最古老的图像见证。

西安市基督教会一览

西安市有两座老教堂——东新巷堂和南新街堂,还有土门教会、景新街教会、生产路教会、北关新堂等,笔者在这里汇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