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宗教中国化”系列之十三:丁光训主教对基督教中国化的贡献

以丁光训主教为代表的基督教界践行基督教中国化,其初衷就是要让基督教成为中国人自己的宗教。基督教中国化的历程不是简单的基督教加中国的机械运算,而是一个融入和再生的过程。

20世纪5 0 年代初期,以“自治、自养、自传”为特征的“ 三自爱国运动”开启了基督教中国化的新篇章。以丁光训主教为代表的基督教界践行基督教中国化,其初衷就是要让基督教成为中国人自己的宗教。基督教中国化的历程不是简单的基督教加中国的机械运算,而是一个融入和再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丁光训主教秉承中国基督教界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对积极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引导基督教融入中国社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时至今日,丁主教的思想对于在新时期如何推进基督教中国化,从而促使基督教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社会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第一,爱国爱教,是基督教必须坚持的立场。要正确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历史上中国宗教与政治就是“政主教从”模式。任何隔断历史、否认历史的行为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做法、亦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举措,而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行径。广大基督徒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丁主教曾说:“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中国基督徒是完全拥护、并且愿意做出自己的贡献的。”丁主教的这些思想,对于基督教界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积极引导基督教为社会服务。丁光训主教在年轻时一边从事基督教青年会的救亡图存的爱国义举,一边研究神学。他把基督教信仰与爱国救亡、社会改造结合起来,认为“谈神学不应该脱离政治,有时神学是精细的政治”。丁主教的做法也印证了他的另一句名言,即,“神学是教会在思考”。作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的丁光训主教,在建设中国当代神学的同时,尽心建言献策。既能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出谋划策,又能引导教界和信徒爱国爱教,并且倡导政界与教界协同共建社会主义社会。

第三,基督教应当主动参与社会建设,成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行的进步力量。基督教中国化既创造了其自身的历史新篇章,又成为了中国历史的一部分。面向未来,基督教有着广阔的空间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丁光训主教坦言:“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新事业,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在一个这么大,这么古老,人口这么多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人类的新课题。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独立自主办好教会,那更是教会史上的新事。”因此,基督教界应该主动探索服务中国社会的途径。

第四,基督教界投身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其宗教信仰是共通的。丁光训主教说:“实现社会主义是个艰难的过程,但是它排除了剥削,走向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使人类达到前所未有的公共程度。把爱普及到大众,这就是社会主义的目的。社会主义是大规模的爱,有组织的爱,形成社会制度的爱。”因此,两者是共通的,既有超越之爱的维度,又有现实的关怀,都是人类对美好情怀的追求与向往。

第五,建设中国神学、服务中国社会。丁光训主教主张中国神学建设应以爱国爱教、救国救民为出发点和目的,因而其神学思考具有典型的处境化、时代化特色。丁主教的布道、演讲、发言、致词和序言体现了基督教信仰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特点,体现了“神学是教会在思考”这一判断。丁主教的神学思想既立足于中国社会,又立足于中国教会,是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性的处境化神学。丁主教的圣经观、上帝观、基督论和人性论已经成为中国神学建设的重要依据,成为中国神学建设的重要标的。

第六,基督教中国化,需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神学。基督教界建设中国神学的努力从未停止过。历史上,以丁光训为代表的中国基督教界人士,曾不同程度地推动中国神学建设,形成了相关神学、中和神学、爱的神学、和好神学、中庸神学、汉语神学、和谐神学等理论体系。尽管中国神学建设方兴未艾,还未形成体系化的、公认的建构,但是中国化的汉语神学体系建设已经“在路上”。中国基督教神学的出路在于从政治、文化、社会和神学等领域综合性地探究基督教中国化的路径。其中政治与文化的维度是基督教中国化的重中之重;社会的维度是基督教中国化的现实意义取向;神学维度则是基督教中国化的核心内涵。

阅读原文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