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如何看清明祭祖的冲突?

对很多基督徒来说,每到清明节总是特别纠结,因为都少不了因为祭祖问题而与家人产生冲突。那么我们该如何看这个问题呢?

如果要说中国人最核心的信仰是什么?恐怕非祖先崇拜莫属。这种信仰属于原始宗教,认为逝去的祖先会化身为鬼,对子孙后代的生存状态产生影响。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就认为,变成“人鬼”的祖先可以赐福或降祸于后人,出于对祖先的惧怕和求得世间的好处,形成了祖先崇拜和祭祖仪式。祖先崇拜可以说是中国影响最大、持续最久、最具强制性的信仰。尽管国人在信仰上有强烈的重灵验和功利性的特点。如果哪路神佛不灵了,可以选择放弃。但祖先崇拜则不然,无论是否灵验,都不能摒弃,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即使信奉佛教、道教等宗教,仍不可不拜祖先。而基督信仰禁止偶像崇拜的行为,正好与很多祭祖仪式相悖,基督徒出于信仰原因,选择了不参与,结果导致了剧烈的冲突,成为很多人不愿信主的原因。甚至在中国历史上还发生过“中西礼仪之争”,造成了“百年禁教”。

祖先崇拜在中国影响巨大,但不同群体对此却有不同的认识。如果说民间的祭祖主要与假借佛道仪式的民间信仰相融合。充满了拜偶像和迷信色彩。而儒家更注重祖先崇拜的社会功能,强调其维系宗法社会与道德教化的重要价值。正如曾子所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而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更加强调了这点。“子贡问孔子 ‘死人有知无知也? ’孔子日 ‘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而不葬也。”(《说苑•辩物》)。大意是说,孔子认为“如果我说人死后有意识,恐怕那些孝子贤孙生前不侍奉好活人,死后却祭奠隆重而把希望寄托到死人身上。如果我说人死后没有意识,又担心不孝的子孙会把已故的长辈丢弃而不埋葬。”可见在孔子看来,人死是否变为鬼,是不可知的(参:“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但为了让后代子孙更好地孝敬父母,维系社会的道德底线,必须重视祭祖的仪式,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在中国教会历史上,两种不同的祭祖文化对教会的态度也产生了影响。当年利玛窦等耶稣会士之所以认为祭祖不是宗教,乃是文化习俗,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主张精英宣教路线,广泛接触当时的士大夫。这个群体都是深受儒家熏陶的知识分子,在祭祖问题上重视义理,民间迷信成分少,与信仰冲突小,因此利玛窦等人容许基督徒参与祭祖。而多明我会、方济各会走的是民间传教路线,接触的都是底层民众。他们的祭祖仪式充满了很多的拜偶像、交鬼的东西,严重与信仰不符。因此这些宣教士就极力反对。而“中西礼仪之争”之所以最早在“信巫鬼,重淫祀”的福建地区爆发,就是这个重要原因。而到了近代,底层宣教的代表戴德生与强调精英传教的丁韪良也因为是否祭祖问题爆发了冲突,除了神学立场差异外,不得不说跟所接触的群体不同,祭祖仪式的差异有很大关系。

在此,我们要看到,基督徒不能因为民间祭祖中的迷信活动就极力排斥祖先崇拜,而要看到其根本意义。祭祖活动在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在于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为民族认同的一种象征。从这个意义上说,祭祖的精神与基督徒的信仰不存在冲突,正如《圣经》上所说“你当追想上古之日,思念历代之年。问你的父亲,他必指示你;问你的长者,他必告诉你。”(申32:7)。基督徒进行祭祖是值得肯定的美德。

祖先崇拜是中国最重要的信仰,但其礼仪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的。比如,先秦时期的祭祖是不存在烧纸钱的,这是魏晋以后,随着佛教、祆教、摩尼教等外来宗教涌入才出现的仪式。应该说烧纸钱等仪式取代了用明器陪葬的厚葬之风,对中国丧葬民俗发展是个伟大进步(宋代后的墓葬就很少再有明器)。同时也改变了中国的祭祖仪式。而到了现代,祭祖活动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一方面国家极力倡导移风易俗,号召“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俭祭奠,摒弃扫墓祭祖焚烧纸钱香烛、燃放烟花爆竹等陈规陋习,抵制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拜祭活动,提倡以鲜花祭奠、植树祭奠、踏青遥祭、家庭追思等文明、安全、低碳、健康的现代方式,寄托对逝者的哀思。”而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网络的普及。一些产生于农耕时代的仪式已经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在网上祭祀,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因此从长远看,随着方式的改变,基督徒与祭祖仪式的张力,会日益减小。

祭祖仪式随着时代而改变,但其核心价值是不变。传统儒家重视祭祖的内在涵义,而非外在的礼仪。只要我们祭祖时深刻想念父母、先辈的养育之恩,追忆他们的美德,就是最大的孝敬。而只有外在的隆重仪式,而无一点诚心那才是最大的不孝。而对基督徒来说,以教会礼仪参与祭祖是合宜的,只是需要跟非信徒的家人协调好,不要以极端的方式去应对。我们要清楚,祭祖礼仪在不同时代,不同群体都有变化,但其慎终追远的价值不变。这不仅合乎信仰,也是作为中国人必须持守的传统美德。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