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中式教堂典范——上海鸿德堂

鸿德堂
鸿德堂

基督信仰传到任何地方,有了一些信徒,就会建立其教堂。教堂的建筑风格,除了欧洲色彩的哥特式、巴洛克式、新古典主义式、拜占庭式外,也有传教士、建筑师也会借鉴当时文化特色,将其融入到教堂设计与建造中,从而形成了世界各地民族风教堂的出现。

而在中国,有些传教士或中国牧师出于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以及消除某些国人心目中的“洋教”形象,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运用于教堂的建造,从而出现了不少中国风的教堂。而坐落在上海虹口区多伦路坐落着一鸿德堂,就是中式教堂的典型代表。

鸿德堂为美国北长老会所建的教堂,前身为美华书馆(为近代上海乃至全国规模较大的出版和印刷机构)附属的思娄堂(纪念首位殉道者娄理华)。1902年,美华书馆外迁,原思娄堂改为沪北堂。 1925年蒋时叙牧师来到沪北堂牧会,他买下窦乐安路的土地建新堂,并为了纪念著名传教士、美华书馆负责人费启鸿,故教堂被命名为鸿德堂。是年,美国北长老会资助一万美元,其余款由中国教徒募捐,开始了教堂的建造。

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发起“非基运动”,导致不少教会反思基督信仰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因此兴起基督教本色化运动。他们强调基督宗教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在神学思想、教会艺术等方面寻求两者的和谐共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不少教堂的设计一改常用的西式风格,而使用中国传统的斗拱飞檐结构。而上海鸿德堂正是基督教本色化的产物,教堂于1928年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鸿德堂平面呈长方形,2层,因上层中厅高出两边侧廊,故外观拟3层。底层设小厅还办了修德小学,二层为礼拜用大厅,主楼建筑面积为700多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人礼拜。人口处为方形钟楼,屋盖为四方攒大屋顶,房屋外墙清砖砌筑,并有仿木构架的红色水泥圆柱,檐下绘重彩画。建筑外貌为中国宫殿风格,局部处理中西掺杂。这栋中西合璧的建筑,成为虹口地区的一景,吸引着不少人前来参观。

鸿德堂建立后,见证了无数的风雨沧桑。尤其是1932年初,日寇悍然发动“一二八事变”。鸿德堂的蒋时叙牧师,因着爱国热忱积极投入抗日运动。因此遭到日寇的嫉恨,穷凶极恶的鬼子将其全家(除一名小女儿外)以及数位信徒等十人残忍杀害。而教堂也被日寇占用,直到事变平息后才复堂。

1934年,中国大布道家宋尚节来到鸿德堂布道,带领104人归向基督。而在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鸿德堂再次被迫迁出虹口,直到八年抗战胜利后复堂。

1958年,全国开始联合礼拜,很多教堂合并进入鸿德堂。1966年的文革爆发,鸿德堂停止礼拜。1990年鸿德堂进行修复,并于两年后复堂。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