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化解隐藏矛盾的方法

这几天发现有两位同工在服侍中有了隐藏着的摩擦和矛盾,后来在祷告当中圣灵引导有了化解的办法。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同工在服侍时,另一位同工本着好意想帮忙,但却没想到这一举动无意伤害了对方,以致对方一直耿耿于怀,看到他就不舒服。 

其实在教会当中好多的摩擦和伤害是秘密的,而不是公开的,不是像社会上那样大吵一架或大打出手。教会中很多的关系问题都是没有挑明的,以致最后爆发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对方忍你很久了、气你很久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对于这种隐藏的矛盾,我们可以怎样解决呢? 

首先,要正面沟通。

当别人有伤害到你时,不管他是有意或无意的,你不要忍在心里,气在心头,要知道沉默是不对的,当事情没发生更不可以。正确的态度是坦诚认真地沟通,双方要谈。而且,不要拖,事后沟通越早越好,时间拖得越长,双方心理上的芥蒂越深,化解起来就越麻烦。特别是对教会的同工,有怀恨时服侍也没有力量,也得不到上帝的喜悦,同时对其他同工间的正常关系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你和别人之间可能存在误会,那么需要解释,正面沟通是首选,而且也要你主动发起。因为,如果两个人都不肯开口澄清,原本的误会只会越来越深,甚至会被坐实,形成真正的隔阂,以后再想和谐共事就更难了。所以,先把所谓的自尊收起来,大度地找对方谈谈。尽快正面沟通对化解矛盾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对于误会型的摩擦,坦诚沟通都能很好地解决。 

至于具体要不要谈、该怎么谈,要根据摩擦的性质和程度,以及你们双方的关系、性格来确定。关键是要灵活一点,根本原则是自己放低姿态,向对方表达和好的诚意,积极化解,这样才不至于留下后患。特别在沟通的时间和场合上,需要注意:不必是很正式的。可以借一个机会,比如,利用联系事工的机会主动表示一下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如果觉得工作时间不方便,可以直接约个时间一起吃顿饭、喝个茶,在轻松平静的情绪下顺便交换一下看法。不一定要分出对错,关键是把事情说开,不要因此种下心结。如果你觉得直接找上门谈心挺尴尬的,那不如约对方下班后一起去吃饭,或者喝个咖啡什么的,在比较轻松自在的环境下谈事情,更有助于促进感情交流。 

在沟通的内容上,还是要针对具体的事情做讨论,做到“对事无情,对人有情”。应该看到,大家出现分歧争执是由于各司其职,但是总的出发点是要维护教会事工。在这个共同的前提下,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谈的。只要双方都是真诚的,看似麻烦也会变得很简单。  

着眼未来。不愉快的心结解开之后,还应该考虑一下怎样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发生类似的问题。到底是哪里有问题?找到问题的所在,如果是方法的问题,那可以修改方法,如果是程序的问题,那可以提前作准备。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发生的不愉快,又规避了可能发生的不愉快。在沟通这件事上也可以约上教会的牧者一起参与。 

其次,总的原则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千万不要把事情往大处闹,往坏处闹。更不要因此而离开自己的服侍岗位。因为笔者看到有一些同工在服侍中受委屈了,就一声不响地走了。这样带着怨气而走是不明智之举,一定要在祷告当中先原谅对方,也愿意谦卑下来找对方约谈,受伤的一方愿意约谈是一个好的开始。 

遇到这样的事我们要学会仰望主,不要在意自己的得与失,要心胸开阔点,不斤斤计较,别因鸡毛蒜皮的事去争吵而受伤,心里的承受力要加强。也要眼光放远点,不嫉妒埋怨,不因同工暂时得到好处而计较。如果是小摩擦,你只要主动开口就能打破僵局。其实很多事情,回过头去看,根本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双方心里也都明白。只是,两个人都拉不下脸去跟对方开口。这时候,如果你能大大方方、热情地跟对方打招呼,一般对方也会顺着台阶下,两个人寒暄两句,彼此也就心照不宣、握手言和了。你的主动,不会被认为是示弱,反而会给人留下格局高、姿态低的好印象。 

最后,要知道解决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以上的例子中,那位无心伤害到另一位同工的人知道了之后,马上主动认错,请求他的原谅,并表示以后会改正,最后两个人一起流泪祷告。 

当有冲突时,有时不单单是对方的问题,自己也会有错误。所以,你不妨尝试着抛开过去的成见,用更宽容的心原谅对方。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要以为自己主动,别人就看不起自己。其实,勇于承认错误的人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就算是先表明认错态度后,你的同工并没有因为你这样而高兴。即使对方指出了你的缺点,只要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你就要以感恩之心接受。圣经教导我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加拉太书6:1) “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箴言25:11)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广东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