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我在农村教会侍奉这一年(一):传统教会向小组牧养转型

L弟兄在台湾神学毕业之后,2021年1月份回到浙江家乡农村教会白玉湾教会侍奉,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带领该教会转型成为小组牧养的教会。

目前,L弟兄是白玉湾教会唯一一名全职传道人。平时既要牧养又要探访,还要培训小组长,忙碌且充实。

L弟兄向福音时报讲述了他回到农村教会这一年侍奉的历程。 

福音时报:你们教会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小组牧养的?

L弟兄:我刚刚从台湾回来的时候,那时候因为疫情就已经不能聚会了。我就想,我是要像当主播一样地来牧养呢,还是说用其他的方式呢?线上聚会的话是可以的,但是缺少了对上帝的敬畏之心,因为有的人躺在被窝里听道,有的人一边洗衣服一边听,有的人一边切菜、煮菜,一边听。从防疫的角度,我们基督徒应该要做好本分。但是呢,不聚会又不讨上帝喜悦,上帝叫我们不要停止聚会。在这个背景下,我就想要开展小组牧养。

我看到台湾教会开展小组牧养已经好几十年了,而我们的传统教会要做小组聚会很难,是观念问题。那怎么办呢?开始我不急着开展小组,我就在主日进行异象传递,然后在堂委会的时候分享小组的计划,我是从这两个步骤开始的。

先去进行异象传递,使更多人看到小组牧养的愿景,这有点像松土的过程。然后,我花了半年的时间培训小组长,每周两次。讲师是我一个人,参与学习的有教会义工、堂委以及有负担的弟兄姊妹。2021年9月份,经过培训的小组长正式开始带小组。 

福音时报:在几个教会开展小组培训?

L弟兄:在两个教会开展,一个教会聚会人数300-500人,是我从小成长的教会;一个教会聚会人数150人左右,是我的本堂白玉湾教会。 

福音时报:开展得顺利吗?

L弟兄:因为我是在农村的教会,刚开始开展的时候,很多教会的长辈们都觉得,“哎呀,这个不适合我们啊。”“城市教会可以开展,我们农村教会是不可以的。”我刚开始也是有点灰心,我也想在年轻人多的教会呀,但是已经来了农村教会,然后就为此祷告。

小组培训进行了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以后,教会的长辈们逐渐有改变。他们刚开始说小组牧养不适合我们教会;到第二次呢,说小组挺好的;到第三次呢,就说我们教会也要开展小组;再到最后呢,说我80岁了,我是否可以当小组长啊?我看到有一个长辈脚肿得很大,但是他都参加小组的培训,我就非常感动。 

福音时报:他们最初觉得小组不适合农村教会,他们的考虑是怎样的?

L弟兄:他们的考虑,第一是农活忙,抽不出时间学习带小组;第二是教会有知识文化的人不多,学不来,带不了小组。 

福音时报:后来这两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L弟兄:我是手把手一个字一个字教,一句一句分享,只要你有负担、识字的人来学习就可以。比如说我去城市教会讲课,一堂课就能讲完的内容,在我本堂我要花四堂课的时间。需要讲得更精细,不在于我讲的多少,而在于弟兄姐妹们能听多少。他们不懂的,我就停下来,也是操练我的耐心吧。

讲一个趣事啊,有个星期天,我去一个教会讲道进行异象传递,这个教会从疫情来了就停止聚会了,然后听我讲了异象传递以后,中午就开会,直接分小组聚会了。当天下午,这个教会的长辈们又让我讲一个半小时关于如何做小组牧养。

所以,有些东西不是说农村的教会就没法开展或没法用,而是作为牧者你是否愿意去做异象传递,耐心地跟长辈们分享。有圣灵的感动,但是人也要付代价。 

福音时报:之后的进展如何?

L弟兄:后来我们宁波有了疫情,当地的要求是聚会一定要10个人以下。所以我们就从小组聚会转型成以家庭为单位的聚会,相当于是进一步转型了。然后那些预备小组长也站出来做小组长。

预备小组长带的效果比老的组长带的还要好,因为他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参加培训。有的人不吃饭也在备课,花了很多的代价。

很感恩,我记得去年圣诞节的时候,小组里的每个弟兄姐妹都来献诗来敬拜。我就觉得“哇,原来小组有这么多好处。”有一个老少搭配让人很感动,一个长辈拉胡琴,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唱《神爱世人》。 

福音时报:现在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吗?

L弟兄:目前的问题是教牧团队没有形成。就是说教会没有全职的人来牧养,都是义工们在牧养。但是义工工作也忙,家里面有活要干,所以教会很多事情不能马上开展。 

福音时报:300-500人的那间教会小组牧养进展如何?

L弟兄:300-500人的那间教会有小组长,但是没有区牧长,也没有区长,很多组长带得很有压力。

他们那边没有主日异象传递,只是说有负担做小组牧养,但不知道怎么做。有的是团契模式的,有的是小组模式的,整体来说转型不成功。

那间教会是我的母会,是我从小长大的教会。弟兄姐妹很有爱心,一直帮助我,所以我对那间教会有负担。他们教会的堂委、全职传道,也都支持让我来帮他们把小组牧养做起来。

我们本堂小组牧养的雏形已经建好,所以我会花些时间帮助这一间教会。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