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疫情之下教会需要进行的一些反思

疫情带来的改变与反思
疫情带来的改变与反思

基督徒是一群善于反省的群体,尤其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更善于回到上帝的面前,对过往的所作所为,进行一番梳理、反省,以在未来的日子里面扬长避短,从新得力,走得更好。疫情当下,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场灾难,基督徒也不例外,也遭受了到很多的困难;甚至从信仰的层面来说,基督徒所遭受的困难比世人更甚,因为疫情导致基督徒无法正常聚会,无法开展一些属灵的事工等等。

当然,凡事都有其两面性,对于我们基督徒而言,更是如此。因为我们所信仰的上帝乃是无所不能又满有慈悲的上帝,祂可以使人在险境中得到意外的收获。因此,疫情对于我们而言,并不尽都是困难,乃是经过一番反省、重整之后,可以把之变成为化了妆的祝福。那么我们从教会层面而言,可以对前事进行什么样的反思呢?以能够从新得力,走的更好。

建筑上,一味追求高大上是否合适?很多的基督徒对教会、教堂这两个概念分不清楚,总喜欢以教堂这个称谓来代替全部。这从某个层面上来讲,可能是教会过于注重外在建筑,过于注重教堂建设尤其是过于注重大而新教堂建设所造成的结果。但,现在疫情来了,教堂关门了,再高大的教堂也产生不了任何的作用。

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些反思,就是在平安的时候我们是否把过分的精力放在了教堂的建设上?而不是教会肢体间的建设。我们是否把大部分信徒所奉献的金钱用在了建堂建设上?尤其是否举债建设建堂?而没有把信徒所奉献的金钱用在照顾孤儿寡妇、贫穷人身上。这次的疫情促使我们认识到信仰可以流传不息,可以在任何地方聚会,而不是所建设出来的教堂,因为建堂可能会因为瘟疫等因素停摆。

奉献上,是否还要一味的看重奉献量?稍微有些经历的基督徒都会知道,教会存在的目的为何?乃是肢体间的相会建立、相互劝勉,共同敬拜上帝、广传福音等,这些是教会存在的目的,也是教会之所以为教会的根本所在。这点任何人都知晓,尤其是传道者,更为知晓。

但是,有时候在实际的运作中可不是这样,仿佛是变了味,往往口称教会存在的目的乃是属灵的建设,但实际上却更为重视信徒所奉献的金钱。若是哪一个信徒奉献的钱多了,尤其是富裕的信徒,绝对比没有奉献、贫穷的信徒更受到重视。面对这种现象,我们该进行一番调整了,疫情之下教会没有收入还是教会吗?当然是。但一间教会若是因为金钱掩盖了原味,那就是只剩下空壳了。

数量上,是否还要一味的追求大而多?人们在介绍教会的时候,往往放在首位要讲的是自己教会有多少数量规模的信徒,有多大的教堂等。这显示了一些教会比较注重教会的规模、信徒的数量,以为教会越大越好,信徒的数量越多越好。但,现在疫情之下,我们是否要对这种思维进行一番反思了?

我们要知道,不是说信徒多不好,也不是一间教会不能够追求信徒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说一间教会若盲目追求信徒数量上的多甚至以数量来论英雄,已经不合时宜,且本末颠倒了。因为信徒数量多,质量也要跟得上;规模大,没有更为细化的牧养也是个问题。疫情当下,给教会一个最大的教训之一,就是教会的牧养精细与否、到位与否,若不具备这两样,越大规模的教会受到的影响越大。

福传上,还能否以走进来为主调?疫情之前,教会的福音开展大多是以别人走进来为主。就如同一间教会一样,这间教会当年有三十来位信徒接受洗礼,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是因为被教堂的吸引而走进教会。在疫情没有发生的时候,任何人都可以走进教堂,以此来进一步的认识上帝。

但,当今疫情之下,连信徒都进不了教堂,那些没有信主的人就更谈不上进教堂了解福音了。教堂的门关上了,也就说明以教堂来吸引人信主的路子,被堵上了。那我们要反思一个问题,就是除了这个路子之外,我们还有其他的路子?教堂关门不意味着福音就停止传播了,因此,我们基督徒迫切需要藉着这波疫情来反思一下,除了别人走进来之外,我们还能拿什么出去,以带领人信主呢?当下处境在倒逼着我们要进行一番反思。

以上几个方面是基于疫情之下而进行的一些思考。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一些问题可能待疫情过去了,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那些就不复存在了。并且,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存在一些教会之中,并不是全部。因此说,这不是在讨论哪间教会的对与错,并不是说一些教会比较偏重于这些,他们就是错的,也并不尽然。说出来的目的,只是希望能够在困难中针对某些问题有更多的反省,以汲取教训,为下一步开个好头。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