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神为什么是自隐的神?

如果全能全善的神想被人知道,想拯救人,为什么有很多人宣称没有足够的证据让他们相信神呢?为什么神对很多人来说似乎是隐藏的、遥远的、触摸不到的?

丹佛神学院的哲学教授Douglas Groothuis博士在为欧洲领导力论坛所做的一次讲座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帕斯卡尔是此次讲座的核心灵感来源。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中有一段怀疑论者的叙述,“如果我看不到有任何东西可以标志一位神明,我就会做出反面的结论;如果我到处都看到一位创造主的标志,我就会在信仰的怀抱里心安理得。然而我看到的却是可否定的太多而可肯定的又太少,于是我就陷入一种可悲泣的状态;并且我曾千百次地希望过,如果有一个上帝在维系着大自然,那么大自然就会毫不含混地标志出他来;而如果大自然所做出的关于他的标志是骗人的,那么大自然就会把它们彻底勾销;大自然要么是说出一切,要么是一言不发,从而好让我看出我应该追随哪一边。”

尼采在他的作品《朝霞》中也发出过类似的声音。“上帝全知、全能,但却对于他的造物能否理解他的意图这一点漠不关心——这样的上帝能说是一位善的上帝吗?千百年来,面对无数疑虑和无所适从,这位上帝一言不发,似乎所有这些怀疑和犹豫对人类的拯救毫无影响,然而同时,他又对任何一个误认其真理的人宣布最可怕的命运。”

尼采的观点用论证的方式列出来应该是这样:a 如果上帝全知全善,就不会有诚实的无神论者,因为上帝希望人们认识他。也就说,没有人可以合理地说明他们为什么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也不存在无罪的不信。b 有诚实的无神论者。有一些无神论者可以合理地为他们的不信辩护,所以,存在无罪的不信。c 因此,上帝不存在。

这个论证过程是合理的,但过程合理并不代表结论正确。只有在前提a和b正确的情况下,结论c是正确的。Douglas教授反驳了观点b的正确性。

他列出了上帝存在的客观证据,有自然神学的证据和历史证据。自然神学的证据包括本体论论证、宇宙论论证、目的论论证、道德论论证、宗教体验等等。历史证据包括新约圣经的历史真实性以及耶稣基督的复活是历史事件的证明。上述提到的这些论证,从奥古斯丁到阿奎那,历史上许多基督教护教家已经做出过详尽的论述,且这些论述不断有新的发展。C.S.路易斯的《发璞归真》一书中所使用的就是道德论证,却是该论证更细微、精深的版本。

基于这些证据,我们可以知道上帝是存在的。但为什么上帝好像是隐藏的?有上帝的存在为前提,我们可以在基督教信仰的范围内解释上帝的隐藏性。

Douglas教授在这个部分提到了人的自欺和神的隐藏。

哲学家Ian DeWeese Boyd给自欺下的定义是“在最小范围内,自欺涉及一个人,出于某种动机,获得并保有与所知证据相反的信念,同时他可能表现出某些显示他自己对真相有所了解的行为。”

圣经经文也描述了这种行为,罗马书1章18-32节详尽准确地描述了人们在知道神的情况下,依然跟着自己的罪生活,故意不认识神的场景。

帕斯卡尔的《沉思录》也对此做了解释。

“假设他曾愿意克服最顽固不化的人的执拗的话,那么他只消向他们那么昭彰地显示出自己来,使得他们无法怀疑他那本质的真实,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了;就像到了世界末日将会出现的那样......他想在他的仁慈来临之中显现,但不是以这种方式;因为既然有那么多的人都使自己配不上他的仁恩,所以他就愿意让他们被剥夺了他们所并不想要的那种美好。因而,他若是以一种昭彰显着地神明的方式而出现并绝对能令所有的人都信服,那便是不恰当的了;然而,他若以如此之隐蔽的一种方式而到来,以致他竟不能被那些真诚在追求他的人们所认识,那也是不恰当的。对那些人,他确曾愿意使他自己完全能被认识;这样,他既愿意公开地向那些全心全意在追求他的人显现,而又要向那些全心全意在躲避他的人隐蔽起来,他便节制了人们对他的认识,从而他就使得自己的标志为那些追求他的人看得见,而又为那些不追求他的人看不见。对那些一心渴望看得见的人,便有足够多的光明;而对那些怀着相反的心意的人,便有足够多的幽晦。”

所以自欺者的逻辑乃是这样:我们的良心和生活的世界都告诉着我们神的存在;但人想离开神独自生活,不愿意认识神也不感谢他;接着他们用别的东西代替神,就是偶像;渐渐地,他们的心变得麻木,也更加不信。

就像沉思录中所说,“对那些一心渴望看得见的人,便有足够多的光明;而对那些怀着相反的心意的人,便有足够多的幽晦。”虽然上帝是自隐的上帝,Douglas教授鼓励人们去寻求上帝。如果今天上帝对你是隐藏的,不一定明天他也是隐藏的。“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马太福音7章7节)。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圣经,阅读属灵书籍来寻求上帝。他也鼓励基督徒与他人分享上帝似乎对自己隐藏的经历,也为他们祷告,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

内容来源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