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关于“接待”的真理

圣经学习班学员作接待的工作
圣经学习班学员作接待的工作

有人说,接待是教会的门面。由此可见,接待是教会发展很重要的环节。因此,让我们从神的话语中学习关于接待的真理。 

接待人,要主动

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向亚伯拉罕显现出来。亚伯拉罕坐在帐篷门口,见有三个人在对面站着,就从帐篷门口跑去迎接他们,俯伏在地,邀请他们到他的家里去做客。(参创18:1-5)

两个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玛,罗得看见他们,就起来迎接,脸伏于地下拜,邀请他们到他的家里去做客。(参创19:1-3)

这两段经文让我们看到,亚伯拉罕和罗得接待人的时候,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因着主动接待人,他们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这是何等大的恩典和荣耀啊!

我曾经有机会去很多教会参加聚会。有一个教会,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每当我走进这间教会时,我感觉被欢迎,我感觉很温暖,我感觉很亲切。因为这个教会设有接待小组,在主日的时候,有的弟兄姐妹站在礼拜堂门口负责接待,有的弟兄姐妹站在楼梯口负责接待,有的弟兄姐妹站在一楼大厅负责接待......他们会跟弟兄姐妹打招呼问好,他们也会跟弟兄姐妹微笑,他们会带领新来的弟兄姐妹或者慕道友去寻找座位......接待小组的成员所做的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我认为教会设有接待小组,让弟兄姐妹学习接待,这是有必要的。

如果我们有接待人的机会,要主动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因着接待,能够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着接待,能够增加人们对教会的情感;因着接待,能够建立了美好的氛围。何乐而不为? 

接待人,要乐意

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信中提到,他计划打发以巴弗提到腓立比教会去,因此,他嘱咐腓立比教会的弟兄姐妹要在主里欢欢乐乐地接待以巴弗提。(参腓2:29-30)欢欢乐乐地接待,意思是,接待人,要欢乐,要喜乐,要乐意。

有的人觉得接待人很麻烦,有时候不仅需要预备茶水、水果,还需要预备饭食,很花时间和精力。但是,使徒保罗教导我们,接待人,要乐意。也就是说,接待人,不要抱怨。

马大在家里接待主耶稣,这原是好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马大在接待的过程中,由于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就开始抱怨。(参路10:38-42)

有一位姐妹,她很喜欢接待人。她说,每次为神的仆人使女预备饭食的时候,我觉得很开心、很快乐。她不仅在教会里接待人,她也常常邀请神的仆人使女到她的家里做客。虽然预备饭食很忙碌,但是她却乐在其中。

如果我们有机会接待人,就要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因为这也是服侍的意义所在,我们应当在服侍的过程中生出喜乐,而不是在服侍的过程中发出怨言。  

接待人,要热心

使徒保罗在书信中提到,弟兄姐妹没有轻看他,没有厌弃他,反倒接待他,如同神的使者,如同基督耶稣。(参加4:14)使徒保罗教导我们,在善事上常用热心待人,原是好的。(参加4:18)热心待人,意思是,接待人,要热心,要热情。既然如此,在接待人时,不能冷淡、冷漠。

记得我刚信耶稣的时候,有机会参加暑期夏令营。由于路途遥远,当我们到达营地时,已经是下午了。初来乍到,难免有些局促不安。但是,弟兄姐妹非常热情,有的弟兄姐妹招呼我们吃饭;有的弟兄姐妹带领我们去宿舍,并且给我们安排好生活用品;有的弟兄姐妹带领我们熟悉营地;有的弟兄姐妹和我们一起沟通交流......因此,局促不安很快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感恩和喜乐。我们很快融入到了营会当中,享受每天的学习和生活。这次的营会生活让我难以忘怀,和弟兄姐妹的热情接待息息相关。 

接待人,要公平

圣徒缺乏要帮补,客要一味地款待。(罗12:13)在此,使徒保罗教导我们,客要一味地款待,意思是,接待人,要公平。

雅各教导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不能重看那穿华美衣服的人,请他坐在好位上,也不能轻看那穷人,让他坐在不好的位上。(参雅2:1-4)我们不可像世人一样,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因此,我们要公平待人。因此,在接待人的时候,我们也要公平待人,不能以貌取人。

有一间教会,有时候主日会邀请外来讲员来证道。因此,牧者和堂管、执事商量如何安排外来讲员的车费补贴。一位堂管建议,如果讲员是开汽车来的,给200元补贴;如果讲员是骑摩托车来的,给100元补贴。牧者提出反对意见,他说,接待人,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讲员所用的交通工具不同而将他们分等级。所有外来讲员,在车费补贴方面,需要统一。 

有的人乐于接待家中的客人,却对教会的接待工作视而不见,这样的行为与我们的身份不相符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神家的一份子,因此,接待人,人人有责,人人有份。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我们肯,我们可以在接待方面有更好的、更美的服侍。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