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福音时报2023年终盘点:中国基督教界十大头条

福音时报
福音时报

时光飞转,转眼2023年已近尾声,又来到了年末盘点的时间。2023年,是三年疫情结束后的第一年,也是各地烟火气回归的第一年。对于基督教界来说,这一年中国基督教的处境有何变化,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又有哪些相关的宗教政策出台?这些都是我们所关注的。

福音时报根据重要性、关注度等整理出了2023年中国基督教界的十大新闻与事件(排序不分先后),跟您一起回顾中国教会在2023年的重要事件和焦点,也希望藉着对这一年的回顾,让我们更多思考并明确接下来教会发展的方向,带着盼望进入新的一年。

一,中国基督教第十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

2023年12月20日-23日,中国基督教第十一次代表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代表与会。基督教全国两会新一届领导班子经选举产生,徐晓鸿牧师任三自爱国会主席,吴巍牧师任基督教协会会长。

此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十届、中国基督教协会第八届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章程》修改的决议、关于《中国基督教协会章程》修改的决议、关于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深入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决议以及关于中国基督教推进全面从严治教的倡议书等。

202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基督教全国两会新老领导班子成员,并同全体与会代表合影。王沪宁表示,新一届基督教全国两会要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和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引领基督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继承和弘扬爱国优良传统,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坚持我国基督教中国化方向,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要坚持全面从严治教,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要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教职人员队伍。要在独立自主、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外友好交流,讲好中国宗教故事。

相关文章:

中国基督教第十一次代表会议闭幕

基督教全国两会新一届领导班子经选举产生

二、中国基督教两会推出《深入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

2023年12月,中国基督教两会通过并推出了《深入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下称《规划纲要》),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确定了未来五年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总体要求、目标原则、主要任务、年度主题与工作重点以及组织实施。其中,2023年基督教中国化主题是“爱国爱教·办好教会”,2024年主题为“尊重生命·见证荣美”。

2023年,基督教全国两会、地方基督教两会、教会以及神学院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基督教中国化活动。

2023年5月18日至19日,基督教全国两会与香港基督教协进会在香港联合主办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中国基督教代表团共24人赴港,来自香港基督教各主要宗派、神学院及社服机构等的120余人与会。16位来自两地的牧师和学者围绕“宣教牧养”“神学教育”和“教会历史”等开展了全面细致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2023年9月8日上午,基督教全国两会在本会会所举行《要道问答(修订版)》首发式,《要道问答》问世于1983年,以问答形式汇编而成,简明扼要阐释基督教基本信仰。此次《要道问答(修订版)》在保持基本原则、特色和内容不变的框架下,条目从原来的100条扩充至120条,增加了慕道友、信徒在今日处境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回答,并对原条目做了必要修订,更贴近时代之需,其中便增加有部分基督教中国化的内容。

教会治理委员会开会研讨“圣服中国化”,计划成立“圣服中国化”工作小组,持续推动这一工作。此外,黑龙江省基督教举办基督教中国化“感恩神学”研讨会,福建省基督教举办“三经”中国化与“八福神学”研讨会,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浦区、普陀区基督教创建基督教中国化同心源品牌,南京市基督教两会制定《南京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无锡市成立基督教中国化文化展览馆,青岛市基督教两会成立推进基督教中国化专门委员会等等。

相关文章:

基督教全国两会发布《深入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

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在香港成功举办

《要道问答(修订版)》首发式在沪举行

三、《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公布,今年9月1日起施行

今年7月,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并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办法》共10章76条,完善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制度。《办法》规定宗教活动场所筹备设立和登记的程序要求,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明确宗教活动场所成立管理组织,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规范本场所人员的宗教活动、社会活动、对外交流等。明确宗教活动场所在宗教活动管理、建设管理以及消防、食品、卫生、建筑等安全管理方面的职责。规定宗教活动场所设立监事,加强宗教活动场所内部管理。明确宗教事务部门的监管职责,宗教团体的教务指导以及信教公民的监督权。

《办法》公布后,全国基督教两会、各地基督教两会组织同工们开展学习。指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全省基督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推进基督教中国化和全面从严治教、提高基督教界自我管理水平。

相关文章: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公布,今年9月1日起施行

国家宗教事务局负责人就《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基督教全国两会组织学习《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

学习《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的体会

四、复活节各地教会、神学院举办系列纪念活动,借此恢复信徒的信心

2023年的受难周和复活节是教会聚会恢复常态以来的首个重要节日,各地教会举办祷告会、培灵会、洗礼等各种活动,希望借此强化信徒信仰根基,重新挑望大家对信仰的热情。

从四旬期、棕枝主日、受难周,一直到复活节,教会开展了每日默想、祷告会、晨更、烛光默想、濯足礼、圣餐等一系列活动,带领信徒默想耶稣受难和复活的意义,夯实大家的属灵根基。此外,有些神学院和教会还会举行苦路十四站,众人着装肃穆,围绕提前设置好的十四站,一步一歌。在背负十架、经文诵读、齐声回应中,大家仿佛回到当初的场景,心中溢满感恩之情。

复活节与清明节相近,一些牧者也带领信徒默想死亡和生命的意义。有教会也会组织信徒前往各自的教会墓园举行扫墓献花、缅怀教牧先辈的活动。

相关专题:各地教会受难周复活节活动

五、圣诞节各地教会欢庆迎接主的诞生,多地教会举办福音布道会

经过三年疫情的时间,今年教会得以向信徒和慕道友开放庆圣诞相关活动。各地教会早早预备,将教堂装饰起来,举办多种形式的平安夜、圣诞节活动。

12月被称为圣诞月,一进入12月,大家开始装饰教堂,有的教会已经开始带领信徒更深的默想耶稣降生的意义。有些教堂特意举行圣诞树点灯仪式。不同于复活节教堂的肃穆,圣诞节期间,不少教堂立起圣诞树,挂上彩灯和花环,整个教堂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有的教会还提前过圣诞节,圣诞期间的节目也异彩纷呈,有赞美会、有同乐会,还有福音布道会,不少教会也会举行洗礼,大家通过赞美、舞蹈、话剧讲述耶稣在自己生命中的故事,表达对他的赞美和感谢。正如一位牧者所说,圣诞节不是某个民族或者某个国家的节日,而是全人类的节日。

圣诞节也会吸引很多未信者进入教堂,为此,多地教会于圣诞节举行福音布道会,藉着赞美、见证和证道讲述耶稣降生对于每个人的意义,邀请有感动的人决志信主并留下联系方式,方便教会后续跟进。

相关专题:2023年各地教会欢庆圣诞

六、教会恢复常态化聚会,信徒流失现象引关注

三年疫情阴霾已过,各地教会逐步恢复常态化聚会,信徒也终于可以回到教堂向神献上敬拜。可是,开放后大多数教会并没有迎来信徒的回归与复兴,疫情三年造成的信徒流失是开放后的教会面临的现实处境,也是各地教会和牧者亟待解决的难题。

据悉,过去三年以及疫情结束这半年多以来,各地教会基本都面临信徒流失的问题,少则三分之一,多则一半上下。究其原因,与教会牧养缺乏、转向网络牧养不及时、信徒个人信仰惫懒、社会城镇化发展和疫情导致的人口流动、以及世界范围内世俗化、理性主义、多元文化令整体信仰呈下滑趋势等因素都有关。

江苏一教堂恢复聚会三个月后参加礼拜的人数基本还维持在疫情前的2/3。辽宁一教会称疫情期间教会有上百位老人去世,而他们以前都是在教会稳定参加聚会的信徒。广东有个村庄建有可容纳4000人的教堂,信徒2000多人,恢复聚会后只剩下不足千人。东北一地按片区-小组模式疫情中坚持牧养信徒,但三年疫情下来还是流失了将近一半信徒。谈及信徒人数不减反增的教会则屈指可数。

对此,牧者同工积极探索出路,在主日呼唤信徒回归线下礼拜,同时进一步加强探访和牧养,期待信徒灵性加强回归教会;有教会选择以活动吸引信徒,再辅之牧养;也有些青年流失严重的教会,选择转换重心,关注老年群体。有牧者呼吁教会应当努力关心信徒,开展各样适合的活动以及相关的查经和培训,更加珍惜牧养信徒的机会。

相关专题:

今日教会2023.08集锦

当聚会恢复常态

七、教会加强内部建设,教会牧养转向精细化

2023年是疫情结束、恢复正常聚会的第一年,一方面教会开始恢复活动,一方面疫情的信徒流失也让教会认识到,与外在的活动相比,更加要重视建立扎实的属灵根基,强调抓住最基础的讲台质量和祷告读经等灵修生活,注重核心同工与义工团队的合一建造,并坚立稳定参加聚会信徒的信仰。

一些教会在大堂会牧养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也开始从粗放的大锅饭式的属灵喂养向精细化牧养转变,重视门徒培训,让信徒成为门徒。依托小组事工进行门徒培训、传播福音受到更多教会重视;同工信仰提升和各项素质的培养也列上了教会的日程。有牧者称,疫情期间一些网络平台的学术性讲座也成为同工们日常的必修课。

也有一些教堂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尝试福音拓展事工。既然教会活动无法开展到教会墙外,广东有教会便开设福音开放日、设置网红打卡点等,并安排同工全天接待来访新人,介绍教会活动,邀请其写下代祷题目等,多样开放性举措欢迎新人到堂,并切实为有需要的人答疑解惑。

在疫情扩大了卫生健康、心理情绪、家庭亲子关系等重要性的影响下,不少教会也开始关注信徒的家庭、夫妻、亲子等关系,相关事工也在疫情后提上了日程,比如主题营会、团契、培训、讲座。一些教会也会将其与探访配搭,并视其为福传事工的一种,成为教会传福音的“新拐杖”。

相关专题:

今日教会2023.12集锦

八、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优势凸显 教会尝试初见成效

三年疫情期间,聚会时不时暂停,催生了教会的线上牧养。对很多教会而言,那是他们第一次与互联网时代握手。经过三年来的摸索实践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反思探讨,越来越多的牧者意识到,使用信息技术深化教会牧养、优化教会管理已是大势所趋。

疫情期间,教会借助直播、搭建教会app等多种手段展开牧养。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各地陆续恢复正常聚会秩序,很多教会也依旧没有放下网络牧养这块阵地,北京一教堂在结合教会实际需求,将线上线下的牧养侧重进行了调整,传统线下牧养模式为主导的同时,将线上牧养作为辅助牧养手段,对实地照顾不到之处进行更加精细地反馈跟进及查缺补漏,共同促进教会牧养的全方位覆盖提升。

另一方面,除了牧养方面,有部分教会尝试引用信息管理系统,并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显而易见的好处是提高工作效率。教会有诸多重复性的工作,琐碎耗时,完全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简化工作,节约时间。而接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也有利于完善教会的管理制度。

相关专题:

今日教会2023.10集锦

九、基督教界积极参与地震洪水救灾工作,推动社会服务深入家庭

2023年12月,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帮助灾区群众战胜困难、渡过难关,基督教全国两会倡议各地基督教两会、教会堂点和主内肢体向灾区群众伸援手、献爱心。

各地基督教会积极响应,号召信徒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其中,上海市基督教两会携各区基督教两会向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慈善协会共捐款200万元。上海天爱公益基金会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款10万元,用于驰援甘肃等地区抗震救灾专项行动,山东省基督教为支援甘肃地震灾区奉献114.4万元。广东省基督教沙面会堂于圣诞夜举办圣乐赞美会为甘肃地震筹集爱心善款。

此外,2023年,基督教界也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服务活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7月,基督教全国两会和广东省基督教两会在广州举办家庭关系辅导能力培训班,期望以此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升教会及教会社会服务机构的家庭服务事工专业能力。5月、9月,基督教全国两会联合地方省基督教两会,分别在陕西西安、甘肃兰州、贵州贵阳主办了三期教会公共卫生安全培训会,来自华北、西北、西南等十个省的近240名教牧同工参与学习。此外,鹰潭市基督教两会举办“天音乐助”公益活动,云南玉溪市基督教两会开展困难家庭慰问活动,长沙城南堂开展“落地生根”关爱老漂族项目等等。

相关专题:驰援甘肃地震,中国基督教界在行动

十、教会团体间实地访问交流加强,基督教全国两会出访荷兰、美国多地

因为疫情,过去三年中国基督教会与世界的对外交流按下了暂停键,后续逐步恢复视频交流,频率却大大下降。2023年,疫情阴霾逐步散去,中国基督教会积极参与世界基督教活动,并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教机构来往,加强了解,彼此学习。

10月13日,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吴巍牧师等一行二人受邀赴荷兰参加联合圣经公会第十届全球大会,与联合圣经公会以及来自荷兰、法国、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巴基斯坦等地的圣经公会负责人开展了友好交流。

10月31日至11月6日,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中国基督教两会神学教育委员会主任、金陵协和神学院常务副院长陈逸鲁牧师和金陵协和神学院专职教师周学斌,代表中国基督教两会和金陵协和神学院,赴美参加美国东南亚神学教育基金会2023年董事会会议。此次参会是疫情后中国教会同工首次访问美国教会,中国代表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宗派背景的董事会成员分享了中国教会神学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

此外,中国基督教两会、各地神学院及教会还接待了来自香港、澳门、美国、英国、俄罗斯、挪威、韩国、东南亚等几十个基督教机构的访问,大大增强了彼此的了解和合作。

相关文章:

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吴巍牧师出席联合圣经公会全球大会

中国教会代表赴美参加东南亚神学教育基金会董事会会议

广东省基督教两会代表团赴香港访问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