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漫谈农村教会问题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教会涌进了大量信徒,教会缺少神职人员,教会的大部分事工都是由广大的平信徒义工撑起来的,教会信徒知识水平偏低,老信徒存着教职义工化的观念,等等这些问题依然影响着现今的农村教会。

一,牧者被“以神之名”绑架而工作量太大,讲台信息偏重于“祝福神学”

牧者的工作确实很重,一些教会请了牧者来驻堂,要求牧者会讲道、探访、弹琴、带领诗歌甚至是演圣剧……许多牧者忙于教会事工而忽略了家庭,特别是女牧者,没有时间照顾家庭陪伴孩子,通常会造成一定的家庭问题。

不得不承认的是许多农村教会牧者的知识文化水平并不高,农村教会的讲台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偏重于“学神”而往往忽略了“神学”,依从于信徒群体的偏好也常常导致讲台信息偏重于祝福神学。

中国人喜欢造神,常常对牧者有很高要求,甚至牧者的儿女也需要在高道德标准下生活,这就容易造成“大儿子“”小儿子“的极端。牧者也是罪人,望大家给予牧者多些理解与代祷。

二,教会热衷于建堂提高硬件而忽略了信徒生命的牧养,软件落后。

打个比方:县城有一乡镇教会要建新堂,预算需要100w,但是他们的教会只有30多人,由于资金问题他们开始不给传道人工资,这是老一辈信徒的观念说:我们在教会做义工的时候都没有工资,传道人也应该不拿工资。最后,传道人生活不下去,走了,那里就没有人牧养了。“穷传道现象”一直是一个问题,牧者成天担心自己孩子奶粉钱哪里来,孩子病了没钱看病,这怎么能专心做好牧养。

人不是在建方舟就是在建巴别塔,没有第二条路。建教堂是为了荣耀自己的名,还是为了信徒、教会的益处,这是我们要反思的。

三、信仰本土化

信仰本土化是必然的,县城的许多福音村的形成是靠着宗族关系而建立的,宗族中有一个很坚定的信仰者,这通常到最终会带领这整个宗族信仰基督教,最终形成福音村。信仰本土化的一个可怕的结果是信徒还是停留在向神求什么的层面上。

基督教信仰与许多异教信仰的一个本质区别在于,偶像崇拜的重心依然还是自己,人按着自己的形象与需求去造神,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最终还是自私的。而真正的基督教信仰使人不被世俗的名利,钱财,权利所束缚而降服于 神的旨意。改革开放后教会的信徒猛涨,有冲着教会提供吃喝的利益而来,因而有个词叫rice christian(米饭 基督徒),大部分是因为和某个教友关系好而跟着信仰。 这样的信徒越多,教会越是难以带出纯正信仰。所以看似教堂有满堂的信徒,但是真正的基督徒有几个?这是需要我们扪心自问的。

(注:本文作者为福建一基层教会信徒)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