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莫因“忘恩”伤主心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此乃古人之智慧,育人之良言。被世人所认可,被众人所欣赏,被多人所传颂。意思是: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也应当加倍(在行动上)报答。提倡人们常怀感恩之心,懂得“知恩图报。”

“知恩报恩”是教育之基础,民族之美德,人民之本色。那么,对于父母的生养之恩,我们可否以尽孝来回报?对于母校的培育之恩(恩师的教诲之恩),我们可否以尊师重道来回报?对于朋友的知遇之恩,我们可否以把握机会,自强不息,竭尽全力来回报呢?还是全都以“忘恩负义”来回报呢?

在此“知恩图报”和“忘恩负义”也就形成了显明的对比。

“忘恩负义”的意思是:忘记了别人对自己的恩德,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情义。忘恩负义是身体上的一种恶行,道德上的一种败坏,良心上的一种病态。此等人被人们所鄙薄,被自己所不耻。

我们一起来回顾《圣经》中所记载的这两等人。

“知恩报恩”之人——米非波设

米非波设是扫罗的孙子,约拿单的儿子。他是一个非常平凡的残疾人(参 撒下4:4节),在圣经人物中也并非著名,因此鲜为人知。他一生并不是那么引人注目,也不是那么大富大贵,一生也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很多人都对他极其陌生。但是他有一点最重要的宝贵之处,是我们众人所不能及的。他是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是一个懂得“知恩报恩”的人。

他深感自己的不配,深知自己一无所有、一无是处、一无可夸,却被大卫寻问、召见并恩待,施恩(归还一切田地)并高抬(与王同席吃饭)。

因此,发出“知恩”感言:(撒下9:8节 米非波设又叩拜说:“仆人算什么?不过如死狗一般,竟蒙王这样眷顾。”)

随实行“报恩”行动:在押沙龙造反,大卫逃亡之际。他虽行动不便,却心系大卫,甘愿受屈,且不计得失。

《圣经》撒母耳记下19章24节 记载 “扫罗的孙子米非波设也下去迎接王,他自从王去的日子,直到王平平安安地回来,没有修脚,没有剃胡须,也没有洗衣服。”

足以表明米非波设愿意以此表明自己对大卫的牵挂、担忧和感激之心,以及愿意与王一同受苦之情。

撒母耳记下19章25至28节 记载25他来到耶路撒冷迎接王的时候,王问他说:“米非波设,你为什么没有与我同去呢?” 26他回答说:“我主我王,仆人是瘸腿的,那日我想要备驴骑上与王同去,无奈我的仆人欺哄了我,27又在我主我王面前谗毁我。然而我主我王神的使者一般,你看怎样好,就怎样行吧!28因为我祖全家的人,在我主我王面前,都算为死人;王却使仆人在王的席上同人吃饭。我现在向王还能辨理诉冤吗?”

米非波设为报恩不再辩护,甘愿受屈,任凭发落,他觉得这些与他在王面前所蒙的恩相比,他所做的实在理所应当,不值一提。

撒母耳记下19章29至30节  记载 29王对他说:“你何必再提你的事呢?我说,你与洗巴均分地土。”30米非波设对王说:“我主我王既平平安安地回宫,就任凭洗巴都取了也可以。”

米非波设看重王的平安,财物、利益、得失都算不得什么,都不能与王的平安相比。一系列的举动虽然有些“笨拙”,但却实在令人感动!

“忘恩负义”之人——九位麻风病人

主耶稣曾医治十个麻风病患者,却只有一个回来归荣耀与神。主耶稣问了一句话:“洁净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除了这个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神吗?”(参 路17:11-19)

麻风病是很严重的一种皮肤病,无法治愈,且传染力极强。表面上看:会呈现红色斑疹或斑块、皮肤发白、毛发脱落变色等症状,严重者则使人毁容,皮肤溃烂,直至全身腐烂而死。从根本上了解:是血液中感染了病毒,里面有麻疯杆菌,即使人将有病症的外在部位割除、截断,病仍然会出现在其他部位。由于血液上不洁净,进而导致了身体上的不洁净。

在当时的时代,得了这种病的病人,当远离人群,独居营外,会被人藐视,备受打击,要承受病痛,面对死亡。这样缠累他们的疾病,长久折磨他们的疾病,无法痊愈的疾病,瞬间就被耶稣给完全的治好了,终于可以正常的生活了,再也不用为这样的疾病身心备受摧残了。然而,他们却离开了主,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连一个“感恩”的举动都没有,实在不能不被称为是“忘恩负义”之人。

正当此时,让我们一同来思想:“我”是一个“知恩报恩”之人?还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呢?

弟兄姐妹们,我们也是蒙受大恩之人。仔细地想一想,数一数,算一算,我们蒙受了上帝多大的恩典?领受了上帝多少的福分?我们因罪本是该死该灭亡之人,上帝却因着祂的爱,赦免我们,拯救我们,抬举我们,拣选我们,施恩给我们。

那么,我们可曾像米非波设一样对“主”有“知恩报恩”的感言与行动?亦或是像九个大麻风病人一样抛弃主,离开主,早把主恩典忘记呢?

在平安中,我们可曾感谢主恩?在健康中,我们可曾见证主恩?在赐福中,我们可曾回报主恩?

在惆怅之时,主给我们安慰,忘记了吗?在疲惫之时,主赐予我们力量,忘记了吗?在生病之时,主给我们医治,忘记了吗?在绝望之时,主给我们希望,这些都忘记了吗?我们在如何回应主呢?和“忘恩负义”之人又有何区别呢?

世人尚且崇尚感恩,何况我们基督徒呢?岂不更应当以身作则吗?愿不管何时何境我们都能不泯灭良心、不忘恩负义、不恩将仇报。愿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常做一个感恩的人。

正像诗篇103篇2节 所说:“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恩惠。”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河南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