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北京大学张志刚教授线上讲座:“世界基督教史视域下的本土化问题潜思”

9月22日下午,中国基督教研究杂志与上海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联合特邀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作关于“世界基督教史视域下的本土化问题潜思”线上讲座。讲座由上海大学肖清和教授主持。

张教授首先指出,本土化是世界宗教史、尤其是世界基督教史研究中常用的一个普遍概念。讲座中,他带领大家一起考察了基督教思想史上的三个典型阶段——“初创时期:基督教经典与神学的希腊化”“宗教改革:路德经典翻译解释的民族化”“晚近动向:解放神学的处境化与本土化”,指出“本土化”的概念含义是错综复杂、横向交织、纵向关联的,促使不同的时代、文化、国家等背景下的研究者去潜心探索。而研究者的考察结论也利于启发论证“宗教中国化”概念、深思“基督教中国化”是否合乎世界宗教史所揭示的生存发展规律。

近五、六年,“宗教中国化”研究已成为海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的重大课题但仍有部分学者对“宗教中国化持质疑态度,以为这一提法因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缺乏“普遍的学理意义”,他们更倾向于世界宗教史尤其是基督教史研究所普遍采用“本土化”概念。在张教授看来,此种学术质疑及其术语选择,恐怕带有值得商榷的“食概念不化”倾向。

张教授指出,近观方兴未艾的解放神学思潮,古铁雷斯、博尼诺等人所致力的“处境化神学反思”与“本土化神学主张”,绝非一般地或抽象地谈论“神学思想的处境化或本土化”,而是既立足拉美社会的极端贫困现实,又力克欧美学界的政治神学空谈。

张教授指出,此次讨论的学术旨趣不止于考察“基督教本土化”问题,还力图探究这一专题研究之于“宗教中国化”、特别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义理启迪。他强调,若能克服前述“食概念不化”之照搬照套“本土化”的研究倾向,通过深析世界第一大教一基督教思想史上三个典型阶段的本土化例证,将有助于论证下列两个“逻辑递进的基本命题”:

其一,千百年来各大宗教传统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得以生存发展,其首要前提或根本条件即在于,它们均能“入乡随俗”,使其“精神的种子”落地、扎根、开花、结果,在持守其经典根据、基本信念、核心教义礼仪规范的同时,普遍适应于不同的地域、文化、民族、国家和社会等具体氛围,且以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其自身的本土化、民族化、地域化、处境化时代化等。

其二,研究宗教现象一不论“历史的”还是“现状的”,无疑要首先认识并遵循诸种宗教存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宗教史是世界宗教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宗教史视域下所历来证实的各大宗教传统的本土化、民族化地域化、处境化、时代化等共相或共性,具体就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而论,不外是指诸种宗教扎根于中华大地、生存于“作为国家的中华民族”的种种情形及其发展过程,这显然意味着“宗教中国化”是合乎世界宗教史所普遍揭示的生存发展规律的。

讲座后亦设有问答环节,约200人参加了此次线上讲座。

张志刚教授,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等。曾任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兼职研究员,法兰克福大学DAAD客座教授等。张志刚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宗教学、宗教哲学、宗教文化、中西哲学与宗教比较研究、中国宗教现状与政策研究等。他的主要著作有《宗教学是什么》、《宗教哲学研究》、《宗教文化学导论》、《宗教研究指要》、《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宗教学前沿问题研究》、《“宗教中国化”义理研究》等。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