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从“自然小组”到“小组事工”

小组
小组

引言

教会的小组事工对于那些背负太多教会传统的老基督徒来说并不是一个容易接受的新兴事物。不少人总是带着怀疑及观摩的态度来看待这项事工。

尤其是这项事工从表面来看似乎存在着一个软肋,那就是规模变小了。小组聚会的模式是一种化整为零的模式,将满满一个教堂的人硬生生地分开了。

不少老基督徒就因为规模变小,人数变少,而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在他们看来,人数应当越多越好,聚会的人数多了,气氛也会好起来,人数少了,反倒没有氛围了。

因着这样的惯性思维,一些小组在慢慢壮大过后,就再也不愿意分离了。由于人数越来越多,每次的分享也总会受到诸多限制,于是,慢慢地,小组的聚会模式又开始回复到传统的以讲道为核心的模式中去了。

所以说,我们要将小组事工真正做好,除了在如何形成强而有力的组织架构方面进行多多训练之外,在理念上面,也当予以坚持不懈的教导,直到信徒们从传统的自然小组模式之理念转变为教会的小组事工模式为止。

一、所谓的“自然小组”乃等同于“小组聚会”

笔者有机会在教导小组事工的课程中,与学生们在作业上有所互动。当笔者问及你对目前所参与的小组事工有何了解及建议时,笔者发现大多数人并没有“小组事工”的概念,而只有“小组聚会”。对他们来说,“小组事工”就是“小组聚会”。

当人将“小组事工”等同为“小组聚会”时,他只是看到了一棵树,却忽略了整片的树林。在这种情况下,那人眼中的“小组”只不过是一种“自然小组”而已。

这种“自然小组”具有至少如下的特质,即往往是“自发的”“随意的”“各自为政”及“导致破口”的。

首先是,“自发”及“随意”的。即便教会建立了小组,但如果小组的带领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小组是整个教会的一个细胞,却认为这个小组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调整流程,分享的内容,甚至讲员的话,那么这个小组就开始在整个的团队中掉队了,并且慢慢地又回复到了之前的聚会点的模式了。

其次是“各自为政”及“导致破口”。当组长与组员总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调整、甚至私自安排聚会的内容时,他们的做法已经与整个教会严重脱节。久而久之,便自然“各自为政”,进而带来“破口”了。

这种各自为政的光景或许不是有人刻意为之,而是未曾留意小组事工的特质而导致的自然结果。那么小组事工的特质是什么呢?这个特质便是“始终连于整个教会,并连于耶稣基督”。

二、从“自然小组”进展到“小组事工”的关键

从“自然小组”进展到整个教会之“小组事工”的关键有二。第一便是与教会同步,每个小组必须与教会的安排保持一致,保持同步。比如,“信息的分享”这个环节,便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千万不要以为,分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每个人都能开口说话。错了!“分享什么”不是不重要,而是重中之重。

“信息的分享”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越杂越好,而是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这个规划也不是每个小组自己的规划,乃是整个教会的规划。教会的负责人,传道人既然按照他们在上帝面前领受的托付制定了这个规划,作为这个教会的其中一个小组,应当追随教会的安排,与之保持一致。这样才不会在整个的教会中掉队,也能与其他小组仍保持合宜的距离。

第二便是加强管理。笔者之所以提议“加强管理”,并不是想要刻意强调人的工作的重要性,却是因为看到了许多的教会在“管理”这件事上实在不够重视。

如果说,世俗社会太过于注重“管理”的话,那么基督的教会则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即疏于管理,甚至已经近乎任其自然发展,任其自生自灭了。

对于笔者来说,“管理”不是“辖制”,却只是“善意的干涉”。因为人都有自由主义的自然倾向,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问题,自己的需要,却容易忽略别人的需要及整个团体的益处。

在这种情况下,“善意的干涉”是必须的。所谓“善意的干涉”便是小组事工的管理者根据自己的职责对被管理的组长或组员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比如对他们所作的提出建议,指出不妥当的地方,共同商议解决问题等。 

为了明晰起见,笔者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小组聚会的过程中,组员发言时出现离题的现象,这个时候,作为组长应当怎么办?是不闻不问,当做一件极小的事而不加以理会吗?可是,你一次不管,两次不管,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习惯,每个人都开始随意发挥,离题万里。到了那个时候再去干涉,恐怕就变得十分吃力了。

第二个例子则是教会负责人与区牧长、大组长及小组长的联络。如果我们的小组事工是一个注重管理的事工,那么应当在管理人员内部进行长期的、稳定的、必要的联络。而不是你管你做,他管他做,彼此互不来往。

如果长期没有联络,没有关怀,没有事工方面的调动或走动,那么时间久了,每个组长也就各自为政,自立为王了。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