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有了救恩,也需有新生的样式 ——以一位姊妹的现状来看

有位去年加入教会的姊妹,开始之时大家并不在意,因为教会信徒流动性很大,大多数都是外地人,有的人回老家或者是换了工厂,有的人刚从老家过来等,这种现象经常在教会发生,所以这间教会的信徒流动性大,因此见到新来的信徒或者是发现哪些信徒长时间没来聚会了,也是见怪不怪。

然而,这位新来的姊妹有些不一样,并非这位姊妹的长相比较突出,事实上,这位姊妹的年纪虽然只有三十来岁,但是看起来却比较“老成”,头发短短的,也不爱打扮,在众人之中绝不会显得很突出。她的不一样之处,乃在于常来聚会以及显现出来的虔诚度和学问上。时间长了,我们发现出来这位新来的姊妹不仅常常参加主日聚会,而且一些周间聚会也参加、如开办的赞美会、祷告会、学习班等,都时常见到她的身影。由于周内的一些聚会,肢体们互动的频率比较高,我们发现这位姊妹不仅爱参加聚会,很虔诚,而且也很有学问,不管是祷告也好,交流也好,这位姊妹都是出口成章,学识明显高于他人。

既然是这样的人,那肯定会引起人的注意和期待,教会肢体们与姊妹之间的交通越发多了起来。通过交通可以更为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一个人。我们了解了她的信主经历,也知道了她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学历很高,是研究生学历,但没有上班,人很年轻,她丈夫我们也认识,但不愿意要孩子。她喜欢笑,平常也很谦虚,但涉及到敏感问题容易发怒。

对此,肢体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她,比如可以开导她要一个孩子,因为上帝造人本是如此,而且他们夫妻之间、婆媳之间也因此事常闹过矛盾。有一次,婆媳之间因为此事,闹得婆婆一气之下回了老家。当然,若是可以的话,最好也能够去上班,毕竟家里面有房贷,也有着一定的生活压力。肢体们本是出于好意说了这些,希望她能够变得更好,或者是希望帮助她从某种信仰的误区里面走出来。但是,肢体们的这番好意,姊妹并不领受,而且她发怒,表现的极不友好,告诉肢体们自己之所以不要孩子,乃是上帝不要她要,乃要她专心传福音,不能被世俗事物所缠累,因为世界上的事都无意义。自己传福音都没时间了,哪有心思时间做那些呢?

好心的肢体们听了这些话之后,心情很复杂。明明是在帮助她,但却不领情;明明是自己的信仰进入了误区当中,却偏偏还是自以为是,或者是一直在推卸责任。自此之后,彼此之间很少再有什么交通,只是见面尴尬的点点头,没有像以前那样有过什么交流。不再与其交流也是有原因的,姊妹不仅不领受好意,还对人不友好。其次,肢体们也认为姊妹的一些观念使人没办法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只要一沟通,经常以面红耳赤收场。肢体们也认为固执的人是没办法改变的,只能为其祈祷,期待上帝帮助她有所改变。

回头想想,姊妹的事在教会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我们有时候发现一些信徒比较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比别人更为属灵,到处宣扬上帝给了什么特别的启示。但事实上却忽略一件事,就是缺乏反省,没有反省自己有多少责任没有承担,有多少缺陷没有更新。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这种人在推卸责任,逃避现实。这种人比较难以帮助,因为自认为没有问题,若是说有问题的话,自然不会被喜欢;若是出于逃避责任的目的,那么你揭其短,肯定也会不高兴。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尽力予以帮助,首先就是不能对其丧气,要予以宽容,不能一棒子打死,总要当成自己人看待。然后,就是交托给神,求神动工,也等待机会来了,再予以恰到其时的帮助。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