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带领弟兄小组和姐妹小组的不同经验

第一次听到细胞小组大概是在二十年之前,第一次接触细胞小组聚会大概在十五年之前,第一次尝试做细胞小组事工大概在十二年之前,直到如今还在这一事工上继续摸索。蒙主的恩典,目前在带领两个细胞小组,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教会。 其中,在甲教会所带领的小组全部由弟兄组成,在乙教会所带领的则主要由姊妹组成。一个是弟兄小组,一个是姊妹小组,两个由不同性别组成的小组自然具有不同的特质,在他们中间服侍也自然会有不同的经验。

笔者撰写这篇短文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看到小组事工的带领也是因人而异的,因为不同特质的人所关注的焦点、兴趣等都不大一样。男人跟女人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小组事工中,牧养弟兄与牧养姐妹也会面临不同的挑战。俗话说,因材施教,在小组牧养中,我们的牧养也需要考虑到受牧养之人的具体状况。只有这样,我们的牧养才不至于成为“填鸭式”的牧养,也才能成为有针对性的、事半功倍的牧养。

一、试分享牧养弟兄的经验

笔者带领的第一个小组是一个全部由弟兄组成的细胞小组,应该说这样的小组是比较罕见的。小组成员为何都是弟兄呢?主要因为这个小组是由其中一位弟兄发起建立的。他是一位企业经营者,为人十分热心。有一次他跟我商量,希望能单独建立一个弟兄小组,他希望和我分工合作,一同来经营这个即将建立的团契。 

弟兄说,他愿意将他所认识的朋友们都带进这个小组,然后请我去做牧养的工作。弟兄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很自然的,因为他平时也在传福音,只是觉得无法回答朋友们所提出的种种疑问,现在遇见了笔者,就觉得时机成熟了。弟兄约了他的朋友们在某一天晚上相聚于某饭店吃了一顿饭,然后去了茶室喝茶聊天。这期间,教会的牧者做了一个短讲,某位弟兄作了见证,然后就是问问题的时间,我也参与了回答问题的环节。透过简单的分享及互动,我们的弟兄小组就这样诞生了。 

分享至此,想必读者也能猜到一些实情:除了发起的弟兄与作见证的弟兄外,小组其余大部分人都是慕道友,有的甚至连教堂都没有去过。那位发起的弟兄虽然很热心,但信仰基本上是起步阶段。在这种状况下,我们不可能像其他小组那样,用教会所规定的流程来聚会。比如,教会的流程中包括了“互动查经”。这个主要流程在我们那个小组就不适用。因为大部分的成员都没有读过圣经,让他们去思考圣经的问题就有点早了。经教会牧者同意,我们这个组便采取了特殊方法来维系每周一次的聚会,这个方法便是短讲加上喝茶聊天并问问题。 

由于其他成员都是慕道友及初信者,让他们分享信息肯定不行,故此,每周一次的分享自然就落在了笔者身上。刚开始笔者作了福音性的信息分享,一段时间过后,开始分享圣经的话语,但每次分享完后,没有太大的回应。即便他们说都能听得懂,但有些人还是觉得没有多大意思,因为他们最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即信仰是否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上帝是否真实存在等。故此,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起点,笔者又开始尝试分享福音性的信息,盼望借此使他们建立起根基,使他们能消除最根本性的疑虑,实实在在信靠这位上帝。 

最有挑战性的还是回答问题的环节,这个环节的难度有点超出了我的预期。主要是因为组员们的反应太快了,通常的情况是,笔者还没讲完,他们就开始噼里啪啦地问起来了,并且问的问题都比较刁钻。对笔者来说,挑战主要在于,他们已经带着强烈的偏见看待某些问题,故此根本不会理解你从圣经的角度所给予的解答。比如,其中一位组员说,他看到旧约相关记述后已经严重怀疑圣经的真实性,他觉得上帝不会做那样的事情,这些记载很有可能是出自犹太人的篡改。

一段时间后,笔者发觉弟兄们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二,一类是跟科学相关的,另一类是跟政治相关的。弟兄们很喜欢讨论关于外星人的猜测,也喜欢谈论社会与政治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虽然也会有些回应,却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不知如何是好。解决的办法是,我们先集中精力分享福音、圣经的教导,再花些时间彼此代祷,最后一点时间可以用来边吃水果,边谈论他们喜欢的话题。

二、试分享牧养姊妹的经验

姊妹这组的牧养是在另一教会,暂时称之为乙教会。乙教会也正在做小组的牧养事工,刚好有个牧区没人带领,负责同工就跟我商量,希望我去帮忙带领。笔者去了之后才发现那个小组的组员竟然多是姐妹,常来聚会的弟兄只有一两个。当然,这个组还有个不同的地方便是,大部分的组员都是信主多年的基督徒,所以他们在信仰上就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了。 

带领姊妹小组还有个不大方便的地方就是做探访以及做门徒训练。因为笔者是男生,故此无论是做探访还是门训都最好能有一位弟兄陪在身边,要么就是跟至少两位姊妹一同服侍。总之,服侍起来没有弟兄那组方便。此外还有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就是,在带领姊妹组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姊妹的兴趣跟弟兄完全不一样,她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如何带娃。只要一提到这个话题就有说不完的话,但要是提到其他话题,气氛瞬间就会安静下来,好像没什么可讲的了。 

虽然带领弟兄跟姊妹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但这段时间下来,我们这两个组的氛围都十分融洽,大家在组里都能放开来分享,绝大多数的人都有很强的参与感,这的确是个值得欣慰的好现象。另外就是,透过这段时间的服侍,笔者真正感受到了做小组长的不易,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个人的改变通常都是十分缓慢的,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只有付出更多的爱,更多的祷告,更好的预备,更周全的牧养,才能期待有更美的果效出现。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