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学习基督教教义的必要性

引言

基督教“教义”是基督教教会最重要的遗产之一,因为教会的发展跟教义的讨论、确立及传播有着紧密的关联。教派便是教义最最直接的产物。从这个角度来看,整个的基督教教会史就是扩展了的基督教思想史。即便在教义的演化过程中掺杂了纠缠不清的人为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为因素的掺杂仍是在讨论并确立某项教义的过程中逐渐显露出来的。

故此,我们仍可以认为有关某项教义的那些细枝末节的争论已经成为了使人管窥教会真貌的重要窗口,并为正确了解某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比如,著名的中西方教会的大分裂事件就是由“和子之争”这根导火索引发的。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事件也主要以马丁路德在教义方面的创见而呈现在众人的眼前。

时至今日,过往的那些在历史的熔炉中淬炼出来的基督教教义还能具有怎样的影响力呢?今日的基督徒有必要花时间去学习这些似乎跟现代人的生活相距甚远的“老古董”吗?我们学了这些教义就能有立竿见影的果效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详细讨论一下,基督徒有没有必要好好学习基督教教义,在历史的故纸堆里寻求真理的解药呢?

一、不少基督徒对圣经非常熟悉,却压根不知道基督教有什么样的教义

中国教会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大多数的基督徒对圣经都是十分推崇的,这是值得称赞的。但路德提出的口号是“唯独圣经”,并不是“唯读圣经”。不少基督徒唯读圣经,在推崇圣经的同时却贬低了其他书籍的价值,以至于影响了他们对圣经的深入了解。

就好比,老一辈的基督徒中,有不少人对圣经非常熟悉,对圣经中的相关经文能背得滚瓜烂熟。即便如此,他们并不一定能因此而悟出重要的神学真理,说不定对基本的基督教教义都不甚了解。

为什么一个如此熟悉圣经的人仍有可能领悟不到真理的奥秘呢?理由很简单。因为基督教教义并不是由某一个人孤零零地悟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历史处境下,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经过多次碰撞、协调,融汇而成的。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在历史的脉络中去了解这些具有代表性及重要影响力的教会教义,而不要以为多读几遍圣经就可以了。

二、不要对教义教规心存偏见

赵紫宸先生便在他早期的创作阶段对信经有过偏执的理解。在赵先生的眼里,流传至今的《使徒信经》对于当时的基督徒并无多大的帮助。他知道《使徒信经》有着巨大的属灵威望,但还是情不自禁地对它进行了严厉的批判,甚至将它说得一无是处。

赵先生之所以对《使徒信经》有强烈的不满,是因为他觉得信经里面只有一些跟历史的资讯有关的信条,却只字未提耶稣的人格及基督徒的道德理想。就此,他认为《使徒信经》纯粹就是过时货,已经不适于今日的处境了。

当然,敢于批评《使徒信经》的肯定不在多数,但很大一部分的基督徒是表面推崇信经信条、教义教规,心底里想的则跟赵先生并没有什么差别。他们之所以没有批评信经,是因为信经已经为亿万人所承认;他们之所以没有重看信经,是因为信经只是信徒们背诵《使徒信经》的一份材料。人们只是将它背背过,而不打算认真地研究并遵行它的指引。

他们之所以有如此奇怪的表现,是因为误解了保罗所说“字句叫人死、精意叫人活”的这节经文了。他们将“字句”理解成“律法”、“道理”、“教义”及“规章制度”,并将这些东西跟“精意”以及“圣灵的感动”对立起来。他们以为一个基督徒如果注重教义教规,就等于甘愿受制于律法的条条框框,这样做就是凭人意行事,却失去了对圣灵的真实依靠。我们通常将这种观点称为“非律主义”,它是“律法主义”的另一端。

三、学习纯正的教义不只是为了辨别异端邪说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基督徒都是在与异端碰撞的过程中,才逐渐知道何为纯正的教义的。因为异端的存在,使我们意识到基督徒中间存在着错谬的理论。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知道传异端的人总是与教会里面的其他信徒有点不一样,他们讲的道理也跟一般的传道人讲的有点不同。

他们的异常举止引起了普通基督徒的怀疑。但这些基督徒并不清楚那传异端的人到底错在了哪里,直到教会里面的牧师、传道跟他们耐心地讲解过后,才逐渐明白过来。这个时候,那些平时轻看教义教规的基督徒才会发觉纯正教义的宝贵之处,只是他们对教义的了解仍不全面,以为教义教规只跟防备异端有关。

多学点教义的好处仅是能更有效地辨识异端,从而不至于被引诱偏离了真道,这样的认识是十分片面的。因为纯正的教义教规更有助于基督徒们的灵命成长,使他们的属灵追求时时刻刻受到真理的教义之归正,以便能真正地用心灵、按着真理来敬拜上帝!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