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过年的时候应该怎样见证信仰?

春节不仅是个家家户户喜庆的节日,更是走亲访友、与亲戚朋友叙旧的好时机。平日里,大家都是为了生计忙忙碌碌,一到节期就不一样了,就算公司给再多的钱也很难留住工人,大多数的人还是选择回家过年。因为人是有心肝、有情感的活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时候真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对于基督徒来说,与家人团聚、走亲访友固然重要,但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传扬主的福音。平日里,大家都不怎么走动,想要传福音也没什么机会;春节期间就不同了,无论是去亲戚家还是邀请亲戚来自己家作客,相互之间都有一些叙旧的时间,因而也就有了充足的传福音的机会。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把握住这些机会,借助这些机会更好地分享主的福音,让亲戚朋友们能同蒙救主之福,同得救恩之乐呢?

一、切勿急躁,而当自然地切入

作为基督徒,如果时刻存有一颗传福音、救灵魂的热心,那自然是忠心爱主的表现。但人存心迫切并不代表他一定要用急躁的心态、生硬的方式去传福音。不该以为叙家常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直奔主题、开门见山地传福音才是正事。这种想法是很有问题的,因为它将福音与生活割裂了。福音若离开了有血有肉的生活,就会变成一些抽象的原则,而不是活生生的生命之道。上帝是全能的,难道不能借着他超自然的能力或天使向人宣讲福音吗?这样不是更加直截了当、直奔主题吗?然而我们的上帝却用了另外一种方式,即借着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进入真实的人类历史,住在世间、与人同吃、同喝、同住、同生活,且与人做朋友,关心他们的需要,并与他们敞开心扉地交谈。

在耶稣,福音与生活从来不是割裂的,从来都是融合为一的。比如在《约翰福音》第四章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谈道的经文中,我们看到主耶稣虽有明显向妇人传福音的动机,但他并没有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而是先从当时的情境切入。耶稣先在妇人面前俯就自己,向她要水喝。这一举动引发了妇人的好感,也引起了她的注意。随后耶稣又就着“水”这种人人都需要的物质跟妇人传福音,使她能借着身体对水的需求而了解自己灵魂对活水的需求,并进一步认识到耶稣的独特身份。

二、可以从关心对方的需要入手

基督徒该如何向人传福音,尤其是如何向自己的亲戚朋友传福音?这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大家太熟悉,反而不好说话。对陌生人,也许我们还能滔滔不绝地大讲特讲,但对于自己的亲人,我们肯定不能用这样的方式传道。其实,只有自己一个人滔滔不绝地向对方讲道并不见得是个明智的办法,因为对方一下子接受不了那么多信息。再说,在走亲访友的情境中,正常的交流方式不可能是一个人唱独角戏,而必须是一种相互间的分享或交换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以将传福音当成是一种正式的讲道。

纵然在双向的交流中,我们难以系统性地阐述福音的真理,但如果我们将传福音视为一个不断地向对方传递福音信息的过程,那么我们就不会觉得必须一次性地将有关福音的信息全部讲完,才算是完整地传讲上帝的福音。如果我们认同福音与生活是融为一体的观点,那么我们就应该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去切入到福音的信息之中。这其中最有效的办法便是从福音对象的需求进行切入。因为一个人的特殊需求往往是福音信息能进入他生命的突破口。撒玛利亚妇人是这样的例子,税吏撒该也是如此,甚至连耶稣的门徒拿但业的归信亦是因为耶稣触碰到了他内心深处的需求。

我们在走亲访友的过程中,遇到很久不见的亲戚,大家总是会叙叙旧,会聊聊以前的人生经历及目前的景况,在聊的过程中或者会分享成功的喜悦,又或者是会吐露生活的辛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要轻易地否定别人的感受,而是要与对方产生共情,然后我们与亲戚之间的距离才会进一步拉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找到更好的传福音的机会。与对方共情的普通方法乃是分享在自己或家人身上所发生的类似的故事,然后我们就可以接下去提及信仰在我身上所产生的美好功效了。

三、仰赖主的怜悯,借祷告经历圣灵的引导

不过,人的智慧总是十分地有限,人也很难真正把握住恰当的时机。也许我们过于心急,在不恰当的时机讲说了一大堆神学理念,结果别人根本就没有兴趣听;也许我们过于谨慎,而在该传道的时候却又闭口不言,因而错失良机。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软弱以及自己的有限,故此必须仰赖主的怜悯,因为实在说来,只有主自己才能拯救失丧的灵魂。圣灵若不动工,我们就算讲破了嘴皮子也仍是无济于事的。

在祷告中,我们不仅要求主使我们遇见好机会,更要求主感动我们的心使我们有传福音的勇气与智慧,也感动我们未信主的亲戚朋友,使他们有一颗寻求真理的心,并使他们最终能接受这宝贵的真道,信而得救。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